中国古代农耕图像作用与分布探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12:40
中国历代农人勤耕不辍,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完备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体系、稳定舒缓应时守则的生活体系、连续绵长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催生出不同时期、特征明显的农耕图像。本文阐释了农耕图像的范畴、分类、作用及价值,指出应从广义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农耕图像的内涵和外延,从行业层面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业农耕图像,从功能层面可分为生产类、生活类和文化类农耕图像,提出农耕图像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科普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并着重通过岩画、画像砖石、壁画、国画、雕塑、瓷绘、刺绣、版刻等八种型式,梳理分析了农耕图像分布特征,以期为农耕图像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古今农业.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功能作用
二、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分布特征
1.古代岩画农耕图像
2.画像砖石农耕图像
3.壁画农耕图像
4.国画农耕图像
5.雕塑农耕图像
6.瓷绘农耕图像
7.刺绣农耕图像
8.版刻农耕图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的耕田形象解读[J]. 王墉. 美术学报. 2019(02)
[2]论清代《耕织图》瓷器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J]. 占馨予. 中国陶瓷. 2012(11)
[3]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的造型特色[J]. 王强. 农业考古. 2009(03)
[4]清代宫廷“耕织图”器物[J]. 王潮生. 紫禁城. 2003(02)
硕士论文
[1]清代木刻版画中农耕图像的艺术形式研究[D]. 彭许林.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7585
【文章来源】:古今农业.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功能作用
二、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分布特征
1.古代岩画农耕图像
2.画像砖石农耕图像
3.壁画农耕图像
4.国画农耕图像
5.雕塑农耕图像
6.瓷绘农耕图像
7.刺绣农耕图像
8.版刻农耕图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的耕田形象解读[J]. 王墉. 美术学报. 2019(02)
[2]论清代《耕织图》瓷器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J]. 占馨予. 中国陶瓷. 2012(11)
[3]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的造型特色[J]. 王强. 农业考古. 2009(03)
[4]清代宫廷“耕织图”器物[J]. 王潮生. 紫禁城. 2003(02)
硕士论文
[1]清代木刻版画中农耕图像的艺术形式研究[D]. 彭许林.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7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0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