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盛行原因考察

发布时间:2021-06-06 02:27
  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的一种瓷器新品种,以其釉色“莹缜如玉”的独特风格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所接受,在宋代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的大背景下成为当时的重要瓷器商品,远销海内外。本文以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发展的历程为背景,分析了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状况,并对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在此础上,对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原因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对宋景德镇青白瓷器物盛行现象的探究主要沿着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宋代景德镇窑逐渐成熟装烧工艺对于青白瓷盛行的影响。入宋以后,景德镇窑抛弃了五代时期落后的装烧方法,改为匣钵为主的装烧方法,这样就节约了燃料,提高了青白瓷成品率和质量。宋代景德镇窑业技术的提高对青白瓷器物美观性及器形的多样性存在着重要的影响。第二部分,从宋代生活、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论述了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原因。首先以景德镇青白瓷婴戏纹样为例,论述了宋代民众的生子习俗与景德镇青白瓷的关系。其次由于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文艺生活异常活跃。这些对景德镇青白瓷题材及造型盛行产生重要影响,随之出现青白瓷戏曲俑就是宋代市民文艺生活的器物反映。再者宋代宗教出现明显的世俗化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1.2.1 考古发掘的角度研究青白瓷
        1.2.2 文献考辩角度研究青白瓷
        1.2.3 材质、工艺与生产状况角度研究青白瓷
        1.2.4 鉴定鉴赏的角度研究青白瓷
        1.2.5 销售的角度研究青白瓷
        1.2.6 审美角度研究青白瓷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情况分析
    2.1 青白瓷文献记载及其商品性
    2.2 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特征
        2.2.1 生产规模大
        2.2.2 产品种类多
        2.2.3 销售地域广
3 影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盛行的相关原因
    3.1 不断改进的青白瓷装烧工艺
    3.2 充分满足生活、文化和审美三方面的市场需求
        3.2.1 以青白瓷婴戏纹样为例看宋代民众生活的生子习俗
        3.2.2 以青白瓷戏曲俑、观音像和堆塑瓶为例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
        3.2.3 青白瓷蕴涵儒家尚玉审美思想
    3.3 繁荣海外贸易对景德镇青白瓷销售的促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景德镇陶瓷雕塑[J]. 余祖球,梁爱莲.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3(01)
[2]中国古代陶瓷佛教造像述略[J]. 吴明娣.  佛学研究. 2002(00)
[3]瓷器贸易的曙光——白瓷与青白瓷[J]. 朱莉叶·艾莫森,陈洁,倪密,秦大树.  南方文物. 2000(04)
[4]宋瓷铭文中的佛教世俗化倾向[J]. 周玫.  东南文化. 2000(11)
[5]四川遂宁发现的南宋窖藏陶瓷器及其意义[J]. 弓场纪知,赵川荣,毛求学.  中华文化论坛. 2000(01)
[6]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J]. 孙修身,孙晓岗.  敦煌研究. 1995(01)
[7]江西宋元纪年墓出土堆塑长颈瓶研究[J]. 杨后礼.  南方文物. 1992(01)
[8]江西出土的宋代瓷盒[J]. 范凤妹.  文物. 1988(03)
[9]景德镇早期白瓷向青白瓷过渡考略[J]. 罗学正.  中国陶瓷. 1986(06)
[10]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辨——兼论景德镇南宋与元代瓷器工艺、市场及税制等方面的差异[J]. 刘新园.  景德镇陶瓷. 1981(S1)



本文编号:3213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13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