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文化在古夜郎区域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1-06-09 18:39
古夜郎区域的出土漆器和漆迹,均说明当时漆和漆工艺已在古夜郎地区流行。根据有关古夜郎区域的考古发掘报告和文献资料,可知最迟到战国晚期,古夜郎地区已经开始使用漆器,东汉时漆器在当地已经普遍使用。其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周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的时间稍后于四川、云南等省。目前,古夜郎区域出土的漆器种类主要有漆耳杯、漆盘、漆案、漆奁、漆碗、漆盒等,是古夜郎地区遗留下来的不可多见的漆文化珍品。
【文章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40(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古夜郎区域墓葬出土的漆器及漆迹
二、古夜郎区域漆文化情况的综合考察
三、古夜郎漆文化形成晚于周边地区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J]. 闵锐. 考古. 2009(08)
[2]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J]. 闵锐. 考古. 2009(07)
[3]贵州威宁县红营盘东周墓地[J]. 刘秀丹,张合荣,罗二虎. 考古. 2007(02)
[4]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J]. 胡昌国. 考古. 2006(08)
[5]试论鸡公山文化[J]. 张合荣,罗二虎. 考古. 2006(08)
[6]从考古资料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J]. 张合荣. 贵州民族研究. 1996(01)
[7]四川荣经曾家沟21号墓清理简报[J]. 陈显双. 文物. 1989(05)
[8]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J]. 赵殿增,陈顯双,李晓鸥. 考古. 1984(12)
[9]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J]. 邱宣克,王大道,黄德荣,王涵. 考古学报. 1983(03)
[10]贵州清镇县汉墓发现漆耳杯漆盘汇考[J]. 陈直. 贵州文史丛刊. 1983(02)
本文编号:3221111
【文章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40(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古夜郎区域墓葬出土的漆器及漆迹
二、古夜郎区域漆文化情况的综合考察
三、古夜郎漆文化形成晚于周边地区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J]. 闵锐. 考古. 2009(08)
[2]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J]. 闵锐. 考古. 2009(07)
[3]贵州威宁县红营盘东周墓地[J]. 刘秀丹,张合荣,罗二虎. 考古. 2007(02)
[4]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J]. 胡昌国. 考古. 2006(08)
[5]试论鸡公山文化[J]. 张合荣,罗二虎. 考古. 2006(08)
[6]从考古资料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J]. 张合荣. 贵州民族研究. 1996(01)
[7]四川荣经曾家沟21号墓清理简报[J]. 陈显双. 文物. 1989(05)
[8]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J]. 赵殿增,陈顯双,李晓鸥. 考古. 1984(12)
[9]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J]. 邱宣克,王大道,黄德荣,王涵. 考古学报. 1983(03)
[10]贵州清镇县汉墓发现漆耳杯漆盘汇考[J]. 陈直. 贵州文史丛刊. 1983(02)
本文编号:322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2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