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二道梁遗址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22:48
上世纪70年代在泥河湾盆地进行的第四纪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特别是各个时期的旧石器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使得泥河湾盆地得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从而享誉中外。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二道梁遗址便是其中之一。二道梁遗址是泥河湾盆地中首次发现的以船形石核为主的技术类型为代表的细石器工业遗存,对于研究泥河湾盆地乃至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工业不同的技术类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二道梁遗址出土的文化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特别是通过对1915件石制品的观察、测量和统计,揭示该考古学文化的文化特征和该细石器工业的技术特点。同时通过对该遗址地层、地貌、文化遗迹和遗物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该遗址的性质及埋藏类型,建立起遗址占有者的行为模式。大量船形石核和细石叶及精美的雕刻器、琢背刀的存在,表明二道梁遗址属于典型而发达的细石器工业,其鲜明的特征是只使用船形石核剥片技术,与盆地内同一时期以楔形石核技术类型为主、以油房遗址和以虎头梁、籍箕滩遗址群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大丰富了泥河湾盆地内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同时,在同一盆地较近的地域内,同时存在两种细石器工业...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泥河湾盆地卫星影像图
图4二道梁遗址影像卫星图,遗址附近经考古发掘研究的有半山(卫奇,1994),岑家湾(谢飞等,1993),(卫奇,1985),飞梁(中美泥河湾考古队,1998),小长梁(尤玉柱等,1980;陈
也是泥河湾盆地里首次发现以船形石核为主的细石器工业遗存(图4、图5)。所获得的文化遗物西北距桑干河600米左右,埋藏在桑干河第三级阶地上部.阶地形成时间在更新世晚期。一圈泥河湾心g叭从之涟_6尸。,力、卜习9一口吞二口板井子护1(易翻l坊洲从么头一连匆筱马侈东打渔湾洛入伙1八、书交飞".洼岁尸竹乙冲、C气r勺卜产‘!田/之,厂化稍营去大同109号公路大渡口01,去北京—L2公里皿~--‘.~-.__」图5二道梁遗址地理位置及附近旧石器遗址分布图二道梁2.半山3.岑家湾4东谷蛇5飞梁6小一长梁7马梁8.油房9板井子10.头马坊n.马圈沟在岑家湾村附近,桑干河沿岸发育有三级阶地。笔者实地探查时,正值秋收过后,放眼望去,三级阶地分布较为清晰。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开拓良田,村民迫使桑干河道北移,第一级阶地现多为耕地所覆盖,原河湾早已不复存在.第二.级阶地侵蚀严重、分布狭窄
本文编号:3310204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泥河湾盆地卫星影像图
图4二道梁遗址影像卫星图,遗址附近经考古发掘研究的有半山(卫奇,1994),岑家湾(谢飞等,1993),(卫奇,1985),飞梁(中美泥河湾考古队,1998),小长梁(尤玉柱等,1980;陈
也是泥河湾盆地里首次发现以船形石核为主的细石器工业遗存(图4、图5)。所获得的文化遗物西北距桑干河600米左右,埋藏在桑干河第三级阶地上部.阶地形成时间在更新世晚期。一圈泥河湾心g叭从之涟_6尸。,力、卜习9一口吞二口板井子护1(易翻l坊洲从么头一连匆筱马侈东打渔湾洛入伙1八、书交飞".洼岁尸竹乙冲、C气r勺卜产‘!田/之,厂化稍营去大同109号公路大渡口01,去北京—L2公里皿~--‘.~-.__」图5二道梁遗址地理位置及附近旧石器遗址分布图二道梁2.半山3.岑家湾4东谷蛇5飞梁6小一长梁7马梁8.油房9板井子10.头马坊n.马圈沟在岑家湾村附近,桑干河沿岸发育有三级阶地。笔者实地探查时,正值秋收过后,放眼望去,三级阶地分布较为清晰。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开拓良田,村民迫使桑干河道北移,第一级阶地现多为耕地所覆盖,原河湾早已不复存在.第二.级阶地侵蚀严重、分布狭窄
本文编号:3310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1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