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浅谈小河墓地出土毡帽中的审美表达

发布时间:2021-08-15 16:55
  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的发掘是近年来丝路考古的一项重要成就,它奇特的葬俗、葬式和随葬品向人们展现出了一幅非常丰富生动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画卷。从这些出土的随葬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原始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达出来的审美观念,可以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去探究整个西域地区原始审美的发展。文章对小河墓地中出土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毡帽进行艺术性分析,探究青铜时代原始居民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20)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浅谈小河墓地出土毡帽中的审美表达


M13出土的毡帽

红色,颜色,居民,色彩


从色彩方面来看,毡帽整体色彩搭配和谐明快,沉稳质朴但不死板,表现出当时的原始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水平。毡帽的基本颜色一般是在原始社会环境中极易获得的颜色,如黄色、棕色、红色等。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推论出,制作者在运用不同的颜色时,其目的并不单一。当时的制作者明显是有目的地使用一些特殊的颜色,如红色。红色这一色彩在小河居民的审美观念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这一点从墓葬中很多其他方面都有表现,如地表的立木、随葬的冥弓箭等都残留有红色涂绘的痕迹。M13女性墓主人的毡帽上缝缀的红色毛线绳也证明了红色在小河居民的审美认知中的特殊性。也许是原始居民观察到自身或者其他动物的血液的颜色,又或者是太阳的红色,自然联想到红色是与生命相关的色彩,对于红色的认知也逐渐区别于其他色彩,所以红色在原始审美中往往代表着鲜活的生命力,具有特殊的力量。3 审美内涵概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J]. 伊弟利斯,李文瑛,胡兴军.  文物. 2007(10)
[2]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及其特征[J]. 杨明.  固原师专学报. 1995(04)
[3]中外数字崇拜与禁忌透视[J]. 成良斌.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2)



本文编号:3344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44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