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复音组合量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09:43
本文所研究的金文,主要指寫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其年代範圍大致從殷到秦漢,其中秦漢時期銅器的數量很少。金文是研究我國商周時期語言文字最重要的資料.以往對金文的研究,雖然涉及字形、語法、詞彙、歷史名物制度等各方面,但由於研究手段的局限,主要停留在舉例的層面上,缺乏整體的考察和分析。本文研究的範圍包括所有已出土的、可用的銘文,依靠數字化統計手段,全面系統地考察金文中複音組合的各種屬性及其後世傳承情況。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複音詞的研究現狀,以及本文劃分複音組合的標準和方法,並對本文一些關鍵問題作出解釋。第二章主要描寫金文複音組合的大致面貌,從頻率、結構、語法功能、書寫順序等角度出發,對金文複音組合的各種語言屬性作全面的分析。第三章主要考察金文複音組合在後世傳世文獻中的傳承情況,統計出579個後世成詞的複音組合,並分析其書寫順序、頻率以及傳承的原因。第四章利用《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以及其他一些學者已有的斷代成果,總結金文複音組合的語法功能、結構在年代上的分佈特點,考察金文每段分期特有的複音組合,分析金文中一些高頻複音組合、同/近義複音組合和...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範圍和方法說明
第二節 研究現狀綜述
第三節 複音詞劃分標準說明
第四節 關於本文一些關鍵問題的說明
第二章 金文複音組合概貌
第一節 金文複音組合總體數量統計
第二節 金文複音組合類別研究
第三節 金文複音組合頻次統計研究
第四節 金文複音組合語法功能研究
第五節 金文複音組合語法結構研究
第六節 合文現象研究
第七節 金文複音組合詞序研究
第八節 結論
第三章 金文複音組合傳承情況研究
第一節 後世成詞的複音組合
第二節 未傳承至後世的複音組合
第三節 未傳承至後世的義項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金文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斷代研究
第一節 金文複音組合語法功能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二節 金文複音组合語法結構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三節 僅見於某個時代銘文的複音組合及其斷代意義
第四節 高頻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五節 同近義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六節 同義不同形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七節 金文複音組合文化意義的斷代
第八節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周、春秋时代汉语构词法概论[J]. 黄志强. 求是学刊. 1986(03)
[2]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 马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1)
[3]先秦复音词初探[J]. 马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5)
本文编号:3361880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範圍和方法說明
第二節 研究現狀綜述
第三節 複音詞劃分標準說明
第四節 關於本文一些關鍵問題的說明
第二章 金文複音組合概貌
第一節 金文複音組合總體數量統計
第二節 金文複音組合類別研究
第三節 金文複音組合頻次統計研究
第四節 金文複音組合語法功能研究
第五節 金文複音組合語法結構研究
第六節 合文現象研究
第七節 金文複音組合詞序研究
第八節 結論
第三章 金文複音組合傳承情況研究
第一節 後世成詞的複音組合
第二節 未傳承至後世的複音組合
第三節 未傳承至後世的義項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金文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斷代研究
第一節 金文複音組合語法功能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二節 金文複音组合語法結構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三節 僅見於某個時代銘文的複音組合及其斷代意義
第四節 高頻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五節 同近義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六節 同義不同形複音組合的年代分佈及其斷代意義
第七節 金文複音組合文化意義的斷代
第八節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周、春秋时代汉语构词法概论[J]. 黄志强. 求是学刊. 1986(03)
[2]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 马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1)
[3]先秦复音词初探[J]. 马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5)
本文编号:3361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6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