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材料及甲骨文、金文再辨“荆”与“楚”
发布时间:2021-09-28 10:54
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出现了"荆""楚荆""荆楚""荆蛮""蛮荆"等多种称呼,通过对文献及铜器铭文记载的相关史实的梳理发现,这些称呼有个演变过程。"荆"称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指的是江汉地域的某个部落。夏商时期的"荆"为南迁的芈姓部落在南方建立的方国,"楚"则为北方某个地名或楚姓(氏)建立的部落,彼此无关联。西周时期的芈姓楚国取代了荆国,故开始出现混称,中原人称楚为"荆",楚人也自称"荆",并演化出"楚荆""荆楚"等多种称呼。"荆蛮""蛮荆"则是中原人对以楚国为首的南方群蛮的称呼。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02)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7年盘龙城考古:思路与收获[J]. 张昌平,方勤,李永康,万琳. 江汉考古. 2018(05)
[2]从清华简《楚居》看楚史的若干问题[J]. 笪浩波. 中国史研究. 2015(01)
[3]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J]. 李学勤. 文物. 2010(01)
[4]周昭王南征对象考[J]. 尹弘兵. 人文杂志. 2008(02)
[5]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J]. 王劲. 江汉考古. 2007(01)
[6]论江汉地区二例相关的史前陶文[J]. 贾汉清. 江汉考古. 2003(02)
[7]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J]. 刘玉堂. 江汉考古. 2001(01)
[8]蕲春毛家咀和新屋塆西周遗存性质略析[J]. 程平山. 江汉考古. 2000(04)
[9]关于周昭王南征江汉地区有关问题的探讨[J]. 刘礼堂. 江汉考古. 2000(03)
[10]苗族的自称与荆地蛮夷、熊绎之关系[J]. 石宗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3)
本文编号:3411763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02)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7年盘龙城考古:思路与收获[J]. 张昌平,方勤,李永康,万琳. 江汉考古. 2018(05)
[2]从清华简《楚居》看楚史的若干问题[J]. 笪浩波. 中国史研究. 2015(01)
[3]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J]. 李学勤. 文物. 2010(01)
[4]周昭王南征对象考[J]. 尹弘兵. 人文杂志. 2008(02)
[5]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J]. 王劲. 江汉考古. 2007(01)
[6]论江汉地区二例相关的史前陶文[J]. 贾汉清. 江汉考古. 2003(02)
[7]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J]. 刘玉堂. 江汉考古. 2001(01)
[8]蕲春毛家咀和新屋塆西周遗存性质略析[J]. 程平山. 江汉考古. 2000(04)
[9]关于周昭王南征江汉地区有关问题的探讨[J]. 刘礼堂. 江汉考古. 2000(03)
[10]苗族的自称与荆地蛮夷、熊绎之关系[J]. 石宗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3)
本文编号:3411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1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