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三官庙遗址出土青铜兵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1-09-29 09:22
肥西三官庙遗址是目前除二里头遗址外同时期出土铜器最多的聚落遗址。通过对该遗址出土青铜兵器的比较分析,可知铜戚的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三期,铜钺的年代为二里头文化晚期,铜戈的年代不晚于二里岗下层时期,角形器的年代大致为夏商之际。结合青铜兵器数量丰富的特点和遗址的发掘情况,推测该遗址可能毁于兵灾。包括三官庙遗址在内的江淮地区西部所见的夏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应与"桀奔南巢"历史事件有关。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2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直援戈标本T0204(3)∶15
图1 直援戈标本T0204(3)∶15B型:半月形铜钺,1件。标本2019TSTH27∶1,直内较小,本部甚宽,钺身短窄,两侧平直,刃部微弧,钺身装饰有纵向排列的五个圆孔,无其他纹饰(图5)。
与三官庙T0204③∶5相似的铜戚目前仅见于二里头遗址,编号75YLVIK3∶1,郭妍利称之为铜战斧。①该件器物为墓葬随葬品,通过对墓中共存器物的年代分析,发掘者将这件器物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②经对比,三官庙出土的铜戚T0204③∶5与前者同为长条窄身斧,刃口微外侈且均有短阑,因此可将T0204③∶5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此外,与T0204③∶5形制相同、规格略小的T0503西⑤∶8亦可视为同时期器物。图4 风字形铜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偃师二里头遗址祭祀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 杜金鹏. 中原文物. 2019(04)
[2]烟墩山出土的角状器[J]. 齐韶花. 东方博物. 2017(02)
[3]也谈肥西大墩孜出土的青铜斝和铃[J]. 程露. 东方博物. 2014(03)
[4]安徽铜陵县师姑墩遗址发掘简报[J]. 朔知,王冬冬,罗汝鹏. 考古. 2013(06)
[5]试论繁昌汤家山出土“鸟形饰”的用途[J]. 郎剑锋. 江汉考古. 2011(04)
[6]二里头遗址出土兵器初探[J]. 郭妍利. 江汉考古. 2009(03)
[7]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J]. 许宏,陈国梁. 考古. 2002(11)
[8]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 王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2)
[9]北京拣选青铜器的几件珍品[J]. 李学勤. 文物. 1982(09)
[10]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J]. 考古. 1976(04)
本文编号:3413470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2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直援戈标本T0204(3)∶15
图1 直援戈标本T0204(3)∶15B型:半月形铜钺,1件。标本2019TSTH27∶1,直内较小,本部甚宽,钺身短窄,两侧平直,刃部微弧,钺身装饰有纵向排列的五个圆孔,无其他纹饰(图5)。
与三官庙T0204③∶5相似的铜戚目前仅见于二里头遗址,编号75YLVIK3∶1,郭妍利称之为铜战斧。①该件器物为墓葬随葬品,通过对墓中共存器物的年代分析,发掘者将这件器物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②经对比,三官庙出土的铜戚T0204③∶5与前者同为长条窄身斧,刃口微外侈且均有短阑,因此可将T0204③∶5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此外,与T0204③∶5形制相同、规格略小的T0503西⑤∶8亦可视为同时期器物。图4 风字形铜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偃师二里头遗址祭祀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 杜金鹏. 中原文物. 2019(04)
[2]烟墩山出土的角状器[J]. 齐韶花. 东方博物. 2017(02)
[3]也谈肥西大墩孜出土的青铜斝和铃[J]. 程露. 东方博物. 2014(03)
[4]安徽铜陵县师姑墩遗址发掘简报[J]. 朔知,王冬冬,罗汝鹏. 考古. 2013(06)
[5]试论繁昌汤家山出土“鸟形饰”的用途[J]. 郎剑锋. 江汉考古. 2011(04)
[6]二里头遗址出土兵器初探[J]. 郭妍利. 江汉考古. 2009(03)
[7]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J]. 许宏,陈国梁. 考古. 2002(11)
[8]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 王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2)
[9]北京拣选青铜器的几件珍品[J]. 李学勤. 文物. 1982(09)
[10]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J]. 考古. 1976(04)
本文编号:341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1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