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海南岛铜鼓来源试探——骆越文化研究之十八

发布时间:2021-10-09 06:03
  海南省现存铜鼓有三种类型,即石寨山型、灵山型和北流型。其中,北流型和灵山型,与两广南部铜鼓相类似,同属于东汉至南朝时期乌浒——俚人铜鼓。通过考察海南岛铜鼓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铜鼓实体后发现,海南岛铜鼓来源,除了从大陆传入外,海南岛各族先民也能铸造极富地方特色的大型铜釜,铜釜的铸造工艺与铜鼓相同。因而,海南本身也能铸造铜鼓,部分铜鼓是海南自己铸造的。 

【文章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31(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海南岛铜鼓来源试探——骆越文化研究之十八


泊潮村鼓(王静摄影)儋州光村鼓,儋州市光村镇出土,面径46厘米,残高17厘米,存儋州市博物馆。

临高,海南省,博物馆


临高拥武鼓。临高县博厚镇拥武村出土,现藏海南省博物馆,面径60厘米,残高29厘米,鼓面三弦分晕,晕间窄而密,中心太阳纹八芒,边缘有六组青蛙塑像,三单蛙与三累蹲蛙相间,逆时针环列,纹饰锈蚀严生,难以分辨。鼓身双弦分晕,晕较宽,饰鸟纹和四出钱纹,胸腰间有两对叶脉纹扁耳(见图二)。2011年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三)北流型

昌江,三弦


陵水新村鼓,即粤150号鼓,20世纪50年代在陵水县新村公社出土二面,藏陵水县文化馆。这是其中的一面,面径55厘米,身残甚,鼓面有四只青蛙塑像,顺时针环列,纹饰三弦分晕,鼓面六晕,太阳纹六芒,芒尖分叉,芒间填饰雷纹,第2—6晕遍布雷纹。鼓身晕圈宽窄相等,饰雷纹填线纹。鼓耳是两对环耳,表面饰缠丝纹。鼓身有二道合范痕,面身露垫片痕。陵水岭门鼓,即粤151号鼓,1977年陵水县岭门农场红八队出土,藏陵水县文化馆。鼓身破甚,仅存鼓面用鼓身残片,面径55厘米。面有四蛙,逆时针环列。三弦分晕,七晕,太阳纹六芒,芒间饰雷纹;2-7晕皆雷纹。鼓面边缘下折成垂檐。鼓身纹饰也是三弦分晕,宽窄相等,晕间饰雷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岛发现古代铜鼓述略[J]. 曹量,王育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海南岛发现汉代铜釜[J]. 杨耀林.  文物. 1979(04)
[3]广东临高县出土汉代青銅釜[J]. 梁明燊.  考古. 1964(09)
[4]广东地区新发现和出土的铜鼓[J]. 张维.  考古与文物. 1987 (06)



本文编号:3425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25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7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