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陶寺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 ——兼论陶寺文化的生业形态

发布时间:2021-10-10 07:11
  陶寺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之一,其年代处于龙山时代早期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在文明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尤其是陶寺遗址明显具有早期都邑的性质。为了深入探讨陶寺文化的生业形态以及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意义,本文首先对陶寺遗址部分出土石器功能的进行判断,结合对石器功能的认识,对陶寺文化的全部生产工具进行计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各种不同功能的生产工具所代表的经济生产活动,用以认识陶寺文化的生业形态。所以对石器功能的判断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判断的方法是先对陶寺遗址石器的微痕进行观察,然后与自制石器加工不同对象的模拟实验的结果作对比分析,从而形成石器功能的认识。微痕是石器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细微使用痕迹,包括剥离痕、线状痕、光泽等,可以说明石器的加工对象和使用方式,为石器功能研究提供较为直观的证据。通过以上的研究,认为农业经济是陶寺文化生业形态中最重要的经济生产活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等其它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奠定了陶寺文化成为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地之一的经济基础。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陶寺遗址在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意义
    第二节 微痕对研究石器功能的作用
    第三节 陶寺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计划
第二章 石器微痕的观察与功能的初步判断
    第一节 微痕观察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石器的微痕观察
        一、石刀的微痕观察
        二、石锛的微痕观察
        三、石斧的微痕观察
        四、石凿的微痕观察
        五、石铲的微痕观察
    第三节 石器功能的初步判断
        一、石刀功能的初步判断
        二、石锛功能的初步判断
        三、石斧功能的初步判断
        四、石凿功能的初步判断
        五、石铲功能的初步判断
第三章 石器的模拟实验与对比分析
    第一节 模拟实验石材的采集
    第二节 石器的模拟实验与显微观察
        一、切割干稻草
        二、刮削干木材
        三、刮削新鲜树枝
        四、刮削兽骨
        五、刮削兽皮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石器功能的认识
第四章 陶寺文化生业形态的探讨
    第一节 生产工具的考察
        一、生产工具的统计
        二、生产工具的类别与功能分析
        三、生产工具的计量分析与经济生产活动的考察
    第二节 陶寺遗址农业经济的综合考察
    第三节 陶寺文化生业形态的认识
第五章 石器微痕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问题与思考
    二、石器微痕研究课题的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本文编号:342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2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