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随葬獐牙习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05:55
大汶口文化时期盛行在墓葬中随葬獐牙勾形器与獐牙。獐牙勾形器多出土于成年人墓葬,墓主人的级别是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可能是部落中某种仪式的主持者。墓葬中更多的是随葬未经加工的獐牙,一般握于墓主人手中。大汶口文化随葬獐牙可能与拔牙习俗有关,是受裴李岗文化影响的结果。
【文章来源】:江汉考古.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勾形器与獐牙
此外在皖北地区,尉迟寺遗址[9]作为该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代表,与泗河下游的梁王城、建新遗址在随葬獐牙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多是随葬单个的獐牙,不见獐牙勾形器,随葬獐牙的比例不高。沭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大多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遗址如陵阳河[1 0]等,却没有发现随葬獐牙的习俗。胶东地区的长岛北庄一期[1 1]有随葬獐牙的习俗,但是却与上述几个区域不同,并不是握在墓主人的手中而是与其他随葬品一起出现在身体的一侧,在此之前的北辛文化白石类型不见此种习俗,且大汶口文化中期、晚期时该区域也不盛行随葬獐牙。河南中东部的平顶山章华台[1 2]、商水[1 3]、偃师滑城[1 4]等地发现有大汶口文化墓葬,但均不见随葬獐牙的习俗。另外,大汶口文化还有随葬猪牙的习俗,出土位置位于死者手中,且不与獐牙同出,其功能应与獐牙相似,主要发现于大墩子、王因、大汶口等遗址。
从表三的统计情况来看,随葬獐牙勾形器墓葬有的同时随葬石钺、龟甲、骨牙雕筒以及用狗随葬和殉人。随葬獐牙勾形器的墓葬中随葬石钺的比例在4 0%左右,其中大墩子M 6 0随葬1件玉钺。石钺的使用者通常被认为是当时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礼仪性玉钺一般仅限出土于少数随葬品丰富的墓葬,明显已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物[2 2]。随葬獐牙勾形器的墓葬中随葬龟甲器的比例为1 0%左右,龟甲器是一种身份指示性比较明显的器物,它们的使用者是当时社会上的巫医[2 3]。随葬骨牙雕筒的墓主身份是部落集团(或方国)内的祭司或巫师,它们中有的可能是部落集团的首领[2 4]。花厅遗址随葬獐牙勾形器的M 6 0殉葬5人,随葬品1 4 9件,是遗址中随葬品最多也是殉葬人数最多的墓葬。从与獐牙勾形器相关的身份指示性器物组合来看,这一类墓葬的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多重的,有的可能是部落首领或巫师阶层兼任,但可以肯定的是随葬獐牙勾形器的人是有一定的社会职务。图四刘林遗址随葬獐牙勾形器与不随葬獐牙勾形器墓葬随葬品数量比较图
本文编号:3475136
【文章来源】:江汉考古.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勾形器与獐牙
此外在皖北地区,尉迟寺遗址[9]作为该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代表,与泗河下游的梁王城、建新遗址在随葬獐牙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多是随葬单个的獐牙,不见獐牙勾形器,随葬獐牙的比例不高。沭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大多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遗址如陵阳河[1 0]等,却没有发现随葬獐牙的习俗。胶东地区的长岛北庄一期[1 1]有随葬獐牙的习俗,但是却与上述几个区域不同,并不是握在墓主人的手中而是与其他随葬品一起出现在身体的一侧,在此之前的北辛文化白石类型不见此种习俗,且大汶口文化中期、晚期时该区域也不盛行随葬獐牙。河南中东部的平顶山章华台[1 2]、商水[1 3]、偃师滑城[1 4]等地发现有大汶口文化墓葬,但均不见随葬獐牙的习俗。另外,大汶口文化还有随葬猪牙的习俗,出土位置位于死者手中,且不与獐牙同出,其功能应与獐牙相似,主要发现于大墩子、王因、大汶口等遗址。
从表三的统计情况来看,随葬獐牙勾形器墓葬有的同时随葬石钺、龟甲、骨牙雕筒以及用狗随葬和殉人。随葬獐牙勾形器的墓葬中随葬石钺的比例在4 0%左右,其中大墩子M 6 0随葬1件玉钺。石钺的使用者通常被认为是当时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礼仪性玉钺一般仅限出土于少数随葬品丰富的墓葬,明显已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物[2 2]。随葬獐牙勾形器的墓葬中随葬龟甲器的比例为1 0%左右,龟甲器是一种身份指示性比较明显的器物,它们的使用者是当时社会上的巫医[2 3]。随葬骨牙雕筒的墓主身份是部落集团(或方国)内的祭司或巫师,它们中有的可能是部落集团的首领[2 4]。花厅遗址随葬獐牙勾形器的M 6 0殉葬5人,随葬品1 4 9件,是遗址中随葬品最多也是殉葬人数最多的墓葬。从与獐牙勾形器相关的身份指示性器物组合来看,这一类墓葬的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多重的,有的可能是部落首领或巫师阶层兼任,但可以肯定的是随葬獐牙勾形器的人是有一定的社会职务。图四刘林遗址随葬獐牙勾形器与不随葬獐牙勾形器墓葬随葬品数量比较图
本文编号:3475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7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