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03:06
  当今中国社会,城市更新、生活改造、旅游开发,以及近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等,在日益凸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之时,正如一把双刃剑,也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冲击。由此使得制度的完善、组织的健全、资金的供给、技术的支撑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愈发显得关键,尤其是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持续性更新不仅可以为组织健全、资金供给、技术支持提供强有力保障,更可有效地规范世人对文化遗产所作的保护和利用行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1956年起施行至今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经实践证明是效果显著、作用重大、无可替代。但与此同时,众多的遗产受损案例又显示出这一制度在当今复杂形势中的种种不足,既反映了制度本身完善与更新的滞后性,也说明基于实际的相关学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即以“文物保护单位”制度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为对象,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其展开翔实研究,即不仅重在制度的历史追溯,更着眼于现实的制度分析,是由“史”到“实”,“史”“实”并重。具体而言,论文首先以历史梳理、归纳、分析方法详细论述“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内涵、制度形成背景及其历史演变、功能作用与现实...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基础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文物保护单位概念辨析
    2.1 概念的界定及其实际运用
    2.2 与企事业单位概念的比较
    2.3 概念理解中的“博物馆”涵义
    2.4 概念认识中的“四维时空观”
    2.5 小结
    文中注释
3.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实施背景与基础
    3.1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群体组合特性
    3.2 建国初期我国文物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3.3 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类似的保护制度
    3.4 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雏形
    3.5 小结
    文中注释
4.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历史发展
    4.1 制度的初步建立
    4.2 法律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4.3 制度的特色
    4.4 历史贡献与现实作用及影响
    4.5 小结
    文中注释
5. 现行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不足
    5.1 基于现实的问题分析
    5.2 相关案例的实证研究
    5.3 现行制度的阶段性定位
    5.4 小结
    文中注释
6. 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构想
    6.1 “制度”与“单位制度”
    6.2 “单位制度”完善的技术路径
        6.2.1 非正式约束 informal constraints
        6.2.2 正式约束 formal constraints
        6.2.3 实施机制 implementing mechanism
    6.3 小结
    文中注释
7. 结语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J]. 单霁翔.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8(04)
[2]江苏省专家决策咨询机制研究[J]. 邹红.  科技与经济. 2008(04)
[3]三坊七巷的峥嵘岁月[J]. 江文.  福建乡土. 2008(04)
[4]辉县琉璃阁墓地国别族属考[J]. 李宏.  中原文物. 2008(03)
[5]对建设具有文化品质学校的思考与实践——世界遗产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J]. 袁爱俊.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05)
[6]构建技术规范世界遗产的监测难题[J]. 曾纯净,罗佳明,郭旃.  中国文化遗产. 2008(02)
[7]控制论的科学思维方法[J]. 张锋.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8(01)
[8]论文物史迹网[J]. 李晓东.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7(04)
[9]三坊七巷 风流已被雨打风吹[J]. 何书彬.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2007(19)
[10]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及相关问题探讨[J]. 王金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



本文编号:3474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74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