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8 08:25
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目的是为更好地传递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历史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革新了文物保护与管理理念,将文物保护与管理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共享和服务模式,有利于提升文物管理水平,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的文物认识和鉴赏水平,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的创新
1.1 充分挖掘文物保护资源
1.2 推进文化遗产管理模式
2 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
2.1 保护与管理的个性化服务
2.1.1 文物保护基层工作者的个性化服务
2.1.2 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个性化服务
2.1.3 文物主管部门的个性化服务
2.2 保护与管理的精细化管理
2.2.1 加强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2.2.2 增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
2.3 保护与管理的系统性机制
2.3.1 建设模式的创新
2.3.2 系统架构的创新
3 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用
3.1 建立监测预警平台
3.2 建立文物遗产数据库
3.3 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物联网技术
3.3.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3.3.2 基于物联网的文物全流程管理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物联网与GIS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思考[J]. 周文生,李强,唐剑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03)
本文编号:3542009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的创新
1.1 充分挖掘文物保护资源
1.2 推进文化遗产管理模式
2 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
2.1 保护与管理的个性化服务
2.1.1 文物保护基层工作者的个性化服务
2.1.2 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个性化服务
2.1.3 文物主管部门的个性化服务
2.2 保护与管理的精细化管理
2.2.1 加强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2.2.2 增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
2.3 保护与管理的系统性机制
2.3.1 建设模式的创新
2.3.2 系统架构的创新
3 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用
3.1 建立监测预警平台
3.2 建立文物遗产数据库
3.3 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物联网技术
3.3.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3.3.2 基于物联网的文物全流程管理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物联网与GIS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思考[J]. 周文生,李强,唐剑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03)
本文编号:3542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4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