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数字媒介语境下古代壁画形态语言研究 ——以山西北朝墓葬壁画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2 04:15
  一部金光熠熠的壁画演进史亦是一部媒介演进史。壁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拥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形态语言。从岩洞刻制的壁画到矿物颜料绘制的壁画、从烧塑多种材料的壁画到科技材质使用的壁画、从简单材料到多元媒介的介入是壁画与媒介相关联的具体表现。媒介带来的壁画形态语言的转变,一部分表现为逐渐多样化的媒介使用上;另一部分表现为叙事模式转换和功能形态构建上;再一部分表现为传统与数字技术碰撞后,诞生出一批批地域特征更凸显、跨学科交融更偏重的创作上,媒介转变的进阶为古代壁画艺术语言的传承与重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可能。本文立足于数字媒介语境来反观传统意义上的壁画,从传统形式变革和现代转型中的样态表现、形态语言变化、审美体验变化和载体媒介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媒介发展的重要节点对相关文献整合,梳理出墓葬壁画形态演变的条件与动因。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数字媒介条件下传统壁画发展形态,陈述中试图重点以忻州九原岗墓葬壁画、娄睿墓葬壁画、水泉梁墓葬壁画三个典型且有影响的山西北朝墓葬壁画及其展陈传播为主要例证进行阐释与研究,寻找传统壁画在数字语境下的潜在联系与区别,呈现传统壁画在现代转型中的观...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字媒介语境下古代壁画形态语言研究 ——以山西北朝墓葬壁画为例


知网检索“壁画”后制作网状图①依据图像分析可得,近年来红色线条所链接的关键词集中出现在传统壁画、壁画作品、壁画创作中,公共艺术以及美术教育也涉及其中

形态图,壁画,墓葬,要点


第一章引言5于特殊社会环境的壁画,传统意义上已逐渐从旧环境体系中脱离开来,逐渐从服务于宗教或政治的小众局面走向了普世化的大众艺术,变成人人都看的到、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壁画艺术。数字化面世以来古代壁画得以借助数字技术呈像,古代壁画在现代转型可能性上迸发出丰富的可研究内容。故这里的古代壁画是特定时期下的特定呈现,具体以北朝墓葬壁画中的九原岗墓、娄睿墓、水泉梁墓为例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变化去解读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古代壁画形态语言。本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节引言主要说明了选题目的意义、缘由和文献综述。第二章节主要论述了古代壁画的传统呈像方式及特征,古代壁画新的视觉呈现流变,包括所产生的动因和可能对此影响的因素。第二章清晰了解了背景脉络基础上,第三章具体以北朝墓葬壁画从样态特征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带来的特征表现进行样态分析。第四章节则再深层次挖掘到北朝墓葬壁画的形态语言和艺术价值,从传统壁画的数字转型异同上分析,观者脑中构建的审美客体北朝墓葬壁画和审美主体的变化,最后总结数字媒介语境下古代壁画的呈现价值,并辅以同类对比进行说明。(如图1-1论文研究要点)(二)论文框架图1-2论文研究要点①选择以北朝墓葬壁画形态语言作为本文研究的案例,首先缘自地域因素,独特①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分布图,山西,博物院,壁画墓


数字媒介语境下古代壁画形态语言研究——以山西北朝墓葬壁画为例6的地理条件使得获取资料更为便捷。其次,笔者在几次不同的表现形式下接触到了北朝墓葬壁画的数字化形态,线上线下结合,表面上影响了其展陈形式,进一步影响了其叙事表达方式,这种范式的改变对其形态语言的表述也产生了影响。无论从客体的客观审美,还是主体的主观审视,古代壁画的形态语言已发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积累,时代现象中包含的质变原因才是量变的真正根源,研究山西九原岗墓葬壁画形态语言重点是透过表征去归纳其形成的特征特点,洞悉形态语言的表示方式。图1-3山西北朝时期主要壁画墓葬分布图①①图片来源:作者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本文编号:3563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63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