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再谈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位置范围

发布时间:2022-01-02 01:32
  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相关名称有堡寨、堡砦、堡砦西城、堡城、宝祐城、平山堂等,近来有学者就堡寨、宝祐城的位置范围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认识。基于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通过再次探讨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位置范围,可以认为传统观点就宝祐城位置范围的认识无误。南宋扬州蜀岗上城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半部分,西半部分外围有土垄,是一座独立、完整的城池,其使用下限要晚于东半部分;文献记载中,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沿革较为清楚,淳熙二年(1175年)郭棣"依古城旧基帮筑堡寨",绍定三年(1230年)李全"布置筑围"围堡砦西城,宝祐三年(1255年)贾似道"复广陵堡城"改称宝祐城,景定元年(1260年)至咸淳五年(1269年)间李庭芝包平山堂;另外,明代墓志文中有"葬于堡城之原"。综合来看,堡寨包括蜀岗古城的东、西两半部分,其范围与唐子城的基本相同,蜀岗古城北城墙东段上南宋时期的遗迹或与之相关;堡砦与堡寨相同,堡砦西城系蜀岗上的西半部分城池;堡城是宝祐城前后乃至现在蜀岗古城西半部分的称谓;宝祐城在蜀岗古城的西半部分,不可能包括东半部分,与堡寨名实均异;平山堂通过蜀岗古城西半部分西门外的瓮城及其南侧向南的... 

【文章来源】:东南文化.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再谈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位置范围


//宋江都县图

平面图,堡寨,扬州,城址


南宋蜀岗上城池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半部分、其总体范围与唐子城的基本相同(图一)、堡寨早于宝祐城等认识基本是学界共识。新认识和传统观点的最大分歧,在于究竟是整体称堡寨、西半部分才是宝祐城,还是西半部分叫堡寨、整体作宝祐城;堡寨、宝祐城究竟是名异实同,还是名实均异。(一)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相关考古发掘资料与空间分布

嘉靖,宋江,墓志,文字


另外,1978年在北城墙西端发现的明代墓志上有“葬于堡城之原”的文字[38],下葬之地大致在宝祐城北门的东北,说明该地点与堡城相关,可见“堡城”之名在宝祐城废弃之后的明代仍然在使用。图三//宋江都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内三处道路遗迹发掘简报[J]. 汪勃,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刘刚,池军,陈昊,王俊,马秋茹,邵会珍,张富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8(09)
[2]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建设新考[J]. 何适.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7(03)
[3]江苏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的发掘[J]. 汪勃,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刘刚,池军,陈昊,王俊,邵会珍,马秋茹,张珠子,常素玲,马大秋.  东南文化. 2017(02)
[4]江苏扬州南宋宝祐城东城门北侧城墙和东侧城壕的发掘[J]. 汪勃,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刘刚,池军,陈昊,王俊,邵会珍,马秋茹,常素玲,马大秋,张珠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9)
[5]扬州南宋堡城和宝城的发掘与研究[J]. 汪勃,王小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9)
[6]扬州古城1978年调查发掘简报[J]. 尤振尧.  文物. 1979(09)
[7]扬州古城址变迁初探[J]. 纪仲庆.  文物. 1979(09)



本文编号:3563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63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