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班簋銘文“■令曰”句新研

发布时间:2022-07-27 15:12
  長期困擾學界深入解讀西周穆世重器班簋的關鍵癥結之一,是銘中"■令曰"句之"■"究竟作何解的問題。從班簋所見人物間邏輯關係出發,回顧該句約15 0年的研究歷程可以發現,衆多論説中,唯上世紀60年代郭沫若、白川静提出的以"■"爲人名、指受命東征主帥"毛公"説最爲合理。然■指毛公説也引發出一個關鍵疑問,即班簋銘文開篇、結尾皆用敬稱"毛伯""毛公"和"皇公",唯中間用私名"■",這不僅頗顯突兀,更令子輩班稱父輩毛公私名於禮相違。由於這個質疑一直未能得到較好回答,因而近年帶有彌縫性質的"■即班説"日漸盛行,"■即毛公説"反趨湮没。對此,文章分析認爲,班簋銘文前半段有對周王册命毛伯以授權其東征歷史情境的還原式追記。據西周册命金文文例,周王對受命者皆稱私名而鮮有例外,故班簋以"■"代指"毛公"當是周王與毛公政治隸屬關係的鮮明體現,班以私名"■"稱毛公並非違禮之舉,而是對册命一類政治活動規範與制度的回應。至於這種響應得以體現在班簋銘文中的緣由,從文本來源角度分析,當與册命金文製作時對官方檔案的轉録行爲相關。不僅如此,在創作銘文時,班採取了"自述"和"記録"並存的差異化叙事原則,故班簋銘文對毛公的稱呼出...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一、作動詞説
二、作人名説
    (一)爲施命者
    (二)爲受命者
三、册命情境
四、文本來源
結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华简《祭公》与西周三公之制[J]. 杜勇.  历史研究. 2014(04)
[2]班簋銘文補釋[J]. 馮時.  出土文献. 2012(00)
[3]據清華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説“沈子”、“沈孫”[J]. 蔣玉斌,周忠兵.  出土文献. 2011(00)
[4]高青陈庄引簋及其历史背景[J]. 李学勤.  文史哲. 2011(03)
[5]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J]. 李峰.  文物. 2006(09)
[6]班簋年代浅议[J]. 王永波.  东南文化. 1999(05)
[7]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冬戈)诸器[J]. 罗西章,吴镇烽,雒忠如.  文物. 1976(06)
[8]《班(皀几又)》的再发现[J]. 郭沫若.  文物. 1972(09)



本文编号:3665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65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