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西藏拉萨大昭寺藏鎏金银壶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5-01-06 05:17
   西藏拉萨大昭寺藏鎏金银壶是一件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有关的重要文物。这件银壶被发现以来数有研究,学者们分别从造型、纹饰、工艺、来源等角度进行了讨论。本文将结合相关材料,通过对银壶的形制、纹饰及图像内容进一步研究,指出其应为吐蕃王朝后期西藏本土或邻近地区制造,并融合了多个文化系统的因素。多元文化因素的交织,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的结果。大昭寺藏银壶正从物质文化层面反映出了这种交融的复杂性。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三8~9世纪西亚织物及金银器上的森穆夫形象

图三8~9世纪西亚织物及金银器上的森穆夫形象

任何一件器物的设计与生产都有其时代语境。其间虽有想象空间,但其所呈现的内容,不可能脱离工匠与知识两种传统的约束。中原初唐时期,西亚的萨珊波斯王朝走向衰亡,而其琐罗亚斯德教信仰也开始为伊斯兰教所取代。原来具有琐罗亚斯德教信仰、深谙其文化的信徒,沿着丝绸之路将这种装饰形式引入吐蕃是完....


图四 大昭寺银壶所见反弹琵琶舞者形象

图四 大昭寺银壶所见反弹琵琶舞者形象

其次,我们再来考察图像中舞蹈者所持琵琶的形制。唐代得琵琶主要有三类: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与阮咸琵琶,我们在日本正仓院藏唐代琵琶中可以得到参照。不过,通过对敦煌地区石窟寺壁画中的琵琶图像进行梳理排比,我们可以发现从盛唐时期开始,还有一类四弦直项琵琶露出端倪,并在敦煌中晚期壁画中集....


图五土耳其突厥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藏壁画残件中的舞蹈

图五土耳其突厥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藏壁画残件中的舞蹈

综合上述分析,这件银壶不大可能为中原唐朝制造并由中原流入吐蕃,亦不大可能是在中亚甚至更远的地区制造,很有可能就是在吐蕃本地或其临近地区制造的。来自西亚、中亚、吐谷浑、中原唐朝的不同人群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因素融合起来。然而,文化因素的融合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综合前文各种因素的....


图一大昭寺藏鎏金银壶及其细部(复制品)

图一大昭寺藏鎏金银壶及其细部(复制品)

此件银壶的整体形制,在与吐蕃王朝同时期的中亚、西亚和中原唐朝同类器物中皆不曾见到。类比当前已公布材料中吐蕃系统的银质酒壶来看,其差别也较明显。霍巍在整理海外所见吐蕃系统金银器时,介绍了两件银瓶(图二,1)[2]。一件是芝加哥私人藏品,瓶体修长,喇叭口,圆肩,长鼓腹,喇叭形圈足。银....



本文编号:4023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4023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