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金文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22:04
本文关键词:汉代金文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代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上承先秦,下继魏晋,是各种书体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汉代的书法载体形式多样,包括刻石、简帛、陶文、铜器铭文和玺印封泥等,既具有重要的历史史料价值,,又是能印证中国书法史演进的实物依据。本文以汉代金文书法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汉代青铜器铭文、汉代铜印文字等,并在前人关于汉代金文的著录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对汉代金文书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帮助自己在对汉代书法的理解上有一个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全文主体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汉代金文书法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汉代金文的界定、汉代的书法教育、“物勒工名”制度等;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汉代金文的分类及历代关于汉代金文的著录进行梳理,从而加强对汉代金文书法的理解;第三章较为详细地论述汉代金文书法的风格、形式,并与同时期、不同载体的书法风格进行对比研究,以更全面的了解汉代金文书法;第四章从汉代官印和汉代私印两方面来研究汉代铜印。附录中详细整理了有铭文记载的汉代青铜器的基本情况,以便对汉代金文书法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汉代 金文 青铜器 汉代铜印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K87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 本课题研究方法8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8-10
- 第一章 汉代金文书法的发展状况10-22
- 第一节 汉代社会环境与金文书法的发展10-14
- 一、 “汉代金文”的界定10
- 二、 汉代书法教育10-12
- 三、 篆、隶书在朝廷中的应用12-14
- 第二节 汉代金文的“物勒工名”制度14-22
- 一、 “物勒工名”的定义14-16
- 二、 “物勒工名”制度在汉代铜器铭文中的体现16-22
- 第二章 汉代金文的类别22-42
- 第一节 汉代金文的类型22-27
- 一、 按制作方式分22-23
- 二、 按器物用途分23-27
- 第二节 汉代金文的注录及论述27-42
- 一、 宋代著述中的汉代金文注录28-31
- 二、 清代汉代金文的收藏与研究31-36
- 三、 民国时期金文研究状况36-42
- 第三章 汉代金文书法的形式风格分析42-50
- 第一节 汉代铜器铭文的分期42-46
- 一、 西汉时期的金文书法42-44
- 二、 王莽时期的金文书法44
- 三、 东汉时期的金文书法44-46
- 第二节 汉代金文书法风格的多样性46-50
- 一、 汉代金文篆书46-47
- 二、 汉代金文隶书47-48
- 三、 汉代金文篆隶书杂糅48-50
- 第四章 汉代铜印研究50-58
- 第一节 汉代官印研究50-56
- 一、 汉代官印的秩级及形制51-54
- 二、 汉代官印与汉代铜器中的职官考54-56
- 第二节 汉代私印研究56-58
- 余论58-59
- 附录一: 汉代青铜器工匠一览表59-66
- 附录二:汉代有铭青铜器一览表66-148
- 附录三:图版148-156
- 参考文献156-159
- 后记159-160
- 作者简介1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其峰;西汉官印丛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1期
2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1972年03期
3 邵磊;西汉私印断代探述[J];南方文物;2001年03期
4 赵平安;秦西汉误释未释官印考[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5 王文广;;汉瓦当文字装饰纹样的文字学与书法学意蕴[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王卉;;汉代金文篆文与《说文解字》篆文比较研究小结[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7 郭名峰;徐强志;;谈篆书审美特征[J];美术大观;2009年05期
8 方旭;古印文篆书的主要特点[J];美术之友;2002年01期
9 徐强;;小议秦汉鸟虫篆的结构美[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k慰祖;;西汉官印、封泥分期考述[J];上海博物馆集刊;1992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蒙;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汉代金文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41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