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下层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0:20
本文关键词:常山下层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常山下层文化 文化界定 分期与年代 类型学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宁夏菜园诸遗址和甘肃镇原常山遗址发表的材料为基础,对常山下层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对该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进行了初步研究。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回顾常山下层遗存的发现历程、研究简史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常山下层文化的界定。以常山下层遗存为切入点,概括常山下层遗存各方面文化面貌特征,总结常山下层文化的遗存范畴。 第三章:常山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对常山下层文化诸遗址出土材料进行分段。首先对切刀把、林子梁两处典型遗址出土材料进行分段研究,明确两遗址各段的年代对应关系,构建起常山下层文化的年代标尺。以此为基础,对瓦罐嘴、寨子梁、二岭子湾、石沟、马缨子梁等墓地和遗址出土的常山下层文化遗存进行了年代归组。 第四章:常山下层文化的类型学研究。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常山下层文化主要陶器的演变,分析常山下层文化常见陶器的形制特征及变化规律。 第五章:结语。
【关键词】:常山下层文化 文化界定 分期与年代 类型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0
- 一、常山下层文化的发现历程7
- 二、常山下层文化的相关研究7-9
- 三、研究缘由及本文的研究主旨9-10
- 第二章 常山下层文化的界定10-12
- 第三章 常山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12-38
- 第1节 常山下层文化的分期12-35
- 一、切刀把墓地分段12-21
- 二、林子梁遗址分段21-30
- 三、其他出土常山下层文化遗存的年代归组30-35
- 第2节 常山下层文化的年代35-38
- 一、相对年代35-37
- 二、绝对年代37-38
- 第四章 常山下层文化的类型学研究38-50
- 第五章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表54-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UO楲[J];考古通讯;1956年06期
2 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考古;1959年04期
3 安志敏;;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J];考古;1959年10期
4 ;宁夏固原海家湾齐家文化墓葬[J];考古;1973年05期
5 胡谦盈;;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1年03期
6 陈昱;洪方;;陇东镇原常山下层遗存浅析[J];考古;1982年04期
7 张孝光;;陇东镇原常山遗址14号房子的复原[J];考古;1983年05期
8 杨明;王辉;;宁夏隆德县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0年04期
9 胡谦盈;;答《陇东镇原常山下层遗存浅析》[J];考古;1991年03期
10 ;甘肃古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1960年02期
,本文编号:661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6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