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宗日墓葬陶明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8:44

  本文关键词:宗日墓葬陶明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宗日遗址 陶明器 发展演变


【摘要】: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同德县,是一处马家窑文化时期重要的墓地。自1994—1996年发掘以来,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至今已发表数十篇相关学术论文与著作。该墓群随葬有变形鸟纹、连续折线纹为主的夹砂陶、葬式上以西北向俯身直肢葬为主、火葬比较流行等等特征,说明宗日墓地应当代表着一个与马家窑文化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宗日文化。 宗日文化除了有制作精美的夹砂彩陶外,还随葬比较有特征小型陶器。这种小型陶器无论从制作工艺、烧造温度、装饰手法还是使用痕迹上看,应当属于明器。自宗日文化早期,陶明器就已用来随葬,到中期明器比较广泛地发现在墓葬中,晚期前段达到顶峰,几乎每座墓中都随葬明器,一些甚至全为明器,到了晚期后段,明器乃至整个随葬陶器的数量开始减少。本文在前人分期的基础上,对整个墓地一些出有陶器但是没有分期的墓葬加以整理,利用陶器组合频率的方式对原分期进行补充。在新的分期基础上以统计的方法为主,总结出其陶明器与实用器不同的一些特征、实用器与明器器物组合变化、摆放位置与方式等演变规律。最后对宗日陶明器的产生、使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宗日陶明器乃至整个制陶业衰落做一解释。
【关键词】:宗日遗址 陶明器 发展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0
  • 1.1 宗日遗存分布与发现研究简史6-7
  • 1.2 研究内容7-9
  • 1.3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9-10
  • 第二章 宗日陶明器的认定10-27
  • 2.1 宗日陶明器的认定10-15
  • 2.2 宗日墓葬器物组合与分期15-27
  • 第三章 宗日陶明器组合与摆放统计研究27-47
  • 3.1 宗日墓地陶明器器物组合演变统计27-29
  • 3.2 宗日陶明器摆放位置及方式统计29-47
  • 第四章 宗日陶明器相关问题探讨47-63
  • 4.1 宗日陶明器的源流47-53
  • 4.2 宗日陶明器与墓葬关系探讨53-59
  • 4.2.1 明器与墓葬形制的关系53-56
  • 4.2.2 明器与墓主的关系56-58
  • 4.2.3 明器与墓葬随葬陶器数量的关系58-59
  • 4.3 宗日陶明器产生与衰落的原因59-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70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恒;;江苏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东南文化;2006年02期

2 崔亚平;胡耀武;陈洪海;董豫;管理;翁屹;王昌燧;;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3 安成邦;王琳;吉笃学;陈发虎;王鹏;;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J];第四纪研究;2006年06期

4 刘渊;试析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郭天锁;陈嘉祥;;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7年01期

6 安金槐;;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7 王守功 ,宁荫堂;山东章丘市小荆山后李文化环壕聚落勘探报告[J];华夏考古;2003年03期

8 ;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6年02期

9 吴汝祚;;甘青地区原始文化的概貌及其相互关系[J];考古;1961年01期

10 魏京武;;陕西西乡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一九六一年发掘简报[J];考古;196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8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88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