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当代关中砖椁墓对古代棺椁制度之承继——基于关中地区G村的田野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23 02:15

  本文关键词:当代关中砖椁墓对古代棺椁制度之承继——基于关中地区G村的田野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关中 兴平 棺椁 砖椁墓


【摘要】:在对当代关中地区G村砖椁墓的实地考察中,结合对古代棺椁制度起源、发展、演变过程的剖析与追溯,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关中地区的棺椁形制与古代棺椁制度的承继关系。具体而言,有如下诸端:其一,当今关中地区流行的土葬砖椁墓与古代的棺椁制度一脉相承;其二,棺椁的使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其三,黄肠题凑到石材题凑再到当今关中地区砖椁墓的流变过程,体现了皇家葬制下移的演变规律;其四,当今关中地区的砖椁墓实为黄肠题凑的简化与象征;其五,棺椁形制的演变,既与人们追求不朽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关,又与人们祈求获得祖宗庇佑的现实功利心理有关;其六,从古到今墓穴的形制大致经历了由竖穴墓向横穴墓的发展演变。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关中 兴平 棺椁 砖椁墓
【基金】: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计划资助项目“关中古代咏陵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JZ081)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关中古代丧葬礼俗与当代丧葬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2JK02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8.8
【正文快照】: 棺椁制度作为中国丧葬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定的成果。如袁胜文《棺椁制度的产生和演变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丧葬观念,具有多方面的述论》2对棺椁的起源以及棺椁制度的形成、发展文化内涵。棺椁在丧葬中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和演变等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白国红、贺军妙到史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椁制度[J];考古;1972年06期

2 刘瑞;;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墓主考[J];考古;2008年10期

3 吴存浩;商代墓葬形制和习俗研究[J];民俗研究;1994年04期

4 梅新林;祖先崇拜起源论[J];民俗研究;1994年04期

5 袁胜文;;棺椁制度的产生和演变述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白国红;贺军妙;;从棺椁制度的演变看春秋晚期新的礼制规范的形成——以太原金胜村赵卿墓为切入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李乐民;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述论[J];史学月刊;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成军;淮河流域汉代墓葬形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邵崇山;;先秦时期墓葬棺椁制度略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盘福东;;瑶族迁徙与千家峒考说[J];长江文化论丛;2007年00期

4 杨泽生;孔壁竹书的文字国别[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01期

5 孟强;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6 刘照建;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4年05期

7 何驽;;意识形态考古理论与实践初探[J];东南文化;2009年01期

8 许永杰;;漫谈历史时期考古学的方法——从安阳西高穴汉魏大墓的墓主推定说开去[J];东南文化;2010年03期

9 刘照建;边策;;也谈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墓主和时代[J];东南文化;2010年03期

10 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圭——古玉研究之三[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陶复;;建筑考古三十年综述(1949—1979)[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2 萧岚;;试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措施[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3 胡谦盈;;郭沫若论商、周人殉的基本观点[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4 张卓远;;汉代王侯墓葬中的“画像”因素探骊——《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余论之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尹弘泽;杨其威;;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6 裴明相;;商代前期国都的结构和布局[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7 程涛平;;论盘龙城为商王南土行都[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C];2012年

8 芦金峰;;甲骨文所见商代武舞活动[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9 申超;;清华简《尹诰》字句试说[A];学行堂语言文学论丛(第四辑)——2013年全国博士生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学学研究领域)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婵;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武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赵海洲;东周秦汉时期车马埋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宾;村镇木结构住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颖;《诗经》祭祖诗与周代宗庙祭祀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赵海燕;关中地区隋墓分期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晓鸿;建国以来彝族民间信仰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升元;两汉六安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云朋;商周青铜v烧碛胙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占青;春秋晋卿魏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小芳;先秦报恩理念与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彦品;彝文宗教经籍与崇祖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雪红;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照建,张浩林;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J];东南文化;2001年07期

2 刘毅;宋代皇陵制度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01期

3 史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椁制度[J];考古;1972年06期

4 ;河北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0年01期

5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J];考古;1983年06期

6 李如森;;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J];考古;1997年12期

7 韦正;;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墓主的再认识[J];考古;2002年09期

8 杜在忠;;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0年03期

9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年04期

10 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J];考古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全;唐代关中地区寡蚕桑的原因试探——兼与杨希义同志商榷[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王卉;(陕西省)关中地区河南方言的人称代词[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殷淑燕;黄春长;仇立慧;李新艳;贾耀锋;;关中地区历史时期蝗灾统计及其影响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4 李欣;;对关中地区县志中“村会”记载的文献分析[J];参花(下);2013年10期

5 ;“天府之国”原指关中地区[J];中国工会财会;1994年05期

6 李成;;关中地区龙山时代灶址初步研究[J];华夏考古;2014年02期

7 潘笑宇;;遗失的记忆——论关中地区地坑式窑洞与现代低碳生活[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8 郁耀闯;赵景波;;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8期

9 张鹤泉;东汉关中地区文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J];史学集刊;1995年02期

10 郭晨园;;陕北与关中地区建筑装饰纹样的对比与传承[J];飞天;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金峰;王波;;关中地区辐射带动陕南陕北的途径与机制[A];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二○○二年度调研文集[C];2003年

2 王胜利;;关中社会现代化——1840-1949年的现代化要素考察[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延军平;;气候变暖下秦岭南、北地区水气环境变化的差异性比较[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李志;曹明明;;关中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高新才;;加强天水与关中地区合作的一些看法[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学海;;撤省并市建设“大西安”是关中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龙头作用的战略抉择[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陈靖;李天文;姚晓军;;基于ArcGIS地面沉降三维可视化显示与分析——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云鹏;万金红;;千古郑国渠[A];中国水文化(2014年第3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中优势产业“寒流”中寻发展[N];中国特产报;2009年

2 张劲光;努力实现我市在关中地区率先发展[N];咸阳日报;2007年

3 尹蓉 本报记者 孙文彬;保护了传统建筑,保护了生活形态[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艾黎;建立关中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记者 齐小英;省委召开关中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N];陕西日报;2009年

6 ;西安水资源短缺暴露地裂缝达11条[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记者 拓玲;每年亿元投资小城镇[N];西安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孙郁瑶;部省合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N];中国工业报;2010年

9 ;共同推进关中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N];陕西日报;2009年

10 实习记者 罗凯;工信部与陕西省实施战略合作[N];人民邮电;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静;基于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关中地区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高蕾;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及其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慰卿;唐代关中地区的水、旱灾害与水资源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段磊;秦至清关中地区桥梁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红涛;民国中期关中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田燕;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艺术中的文化多元性探讨[D];苏州大学;2012年

8 孟小宇;渭河关中地区用水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玲;关中地区乡村换代住宅居住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雷蕾;基于产业集聚视角下的关中城市化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22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22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