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纸质书画文物上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本文关键词:馆藏纸质书画文物上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更多相关文章: 霉菌 书画 文物 分离与鉴定 r DNA-ITS
【摘要】:霉菌污染会影响馆藏纸质书画的保存和展示。对书画污染菌进行分离及鉴定,有助于提高文物霉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纯培养法从遭受霉菌污染的馆藏纸质书画表面分离得到8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 DNA转录间隔区序列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株霉菌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和木霉属(Trichoderma)。研究结果可为馆藏纸质书画文物防霉剂的研发和文物霉菌的综合防治提供靶标和依据。
【作者单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霉菌 书画 文物 分离与鉴定 r DNA-ITS
【基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项目资助(2013-KTZ01)
【分类号】:K879.4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传统的纸质书画文物是呈现历史风貌的珍贵载体,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料,是人类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但是,受纸张的组成及加工工艺等纸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比起其他材质的文物,纸质书画文物更容易受到霉菌的侵蚀,进而变质糟朽。霉菌是对单细胞或多细胞,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发思;汪万福;贺东鹏;陈港泉;马燕天;张晓东;冯虎元;;嘉峪关魏晋墓腐蚀壁画细菌类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J];敦煌研究;2011年06期
2 肖继波;胡勇有;;烟曲霉菌吸附染料的解吸及其机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5期
3 刘效梅;辛宝平;徐文国;李智慧;李玮;;黑曲霉对水溶性染料的吸附研究[J];化工环保;2005年05期
4 申艾君;王明道;刘康;张亚坤;陈红歌;;馆藏竹木漆器类文物污染霉菌类群的鉴定与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8期
5 张翠香;李娜;李倩;刘婧;齐婷;袁永泽;刘德立;;柑橘青霉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牛建涛;张小英;官伟波;;纤维素纤维织物在米曲霉作用下的生物降解[J];上海纺织科技;2013年05期
7 颜菲;葛琴雅;李强;于淼;朱旭东;潘皎;;云冈石窟石质文物表面及周边岩石样品中微生物群落分析[J];微生物学报;2012年05期
8 陈元生,解玉林;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S1期
9 葛琴雅;李哲敏;孙延忠;潘皎;文华安;郭宏;;壁画菌害主要种群之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02期
10 闫丽;高雅;贾汀;;古代书画文物上污染霉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娥;胡勇有;;CMC固定化烟曲霉活菌体小球中活性染料的解吸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2 路智勇;;浅论糟朽脆弱纺织品文物的展览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9年04期
3 武发思;汪万福;贺东鹏;陈港泉;马燕天;张国彬;张晓东;冯虎元;;嘉峪关魏晋墓腐蚀壁画真菌群落组成分析[J];敦煌研究;2013年01期
4 程燕;郭伟;樊巍巍;张云伟;张仁健;;大气环境对博物馆内文物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3年05期
5 山丹;马放;张斯;王晨;;同时培养法与吸附法微生物固定化对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冯立顺;李春辉;刘洪燕;李永豪;;纤维素酶处理玉米秸秆对染料的吸附[J];化工环保;2011年04期
7 孟雪娇;熊小京;黄艺海;卢昌义;郑天凌;;黑曲霉死菌与活性炭对直接耐晒翠蓝FBL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8 魏宝阳;沈炜;田云;高国赋;卢向阳;曾秀军;;孟加拉红和水溶性色浆脱色真菌的筛选及其脱色工艺优化(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8期
9 曹晓婷;熊小京;郑天凌;孟雪娇;;黑曲霉菌丝球对直接耐晒翠蓝FBL的脱色特性[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路智勇;惠任;;纺织品文物回潮应用规范初探[J];考古与文物;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敏;;纳米材料在丝绸文物保护上的应用[A];第四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
本文编号:722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2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