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龙窑形制、结构及装烧技术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3 14:06
本文关键词:商周龙窑形制、结构及装烧技术初探
【摘要】:龙窑作为南方特有的窑炉形式,是南方地区原始瓷烧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处于初创期商周龙窑形制、结构及装烧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原始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性分析资料。笔者将目前可搜集到的商周龙窑按坡度分为两类,每类按建造方法分为A、B两型,每型下分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四期。商周龙窑主要发现在浙闽粤三个地区,但各处发展不均衡,具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其中浙江地区发现的龙窑在时代延续、绝对数量等方面,均有典型性。窑炉内部结构存在相互关联、影响的关系。根据时代变化,窑炉就地起建的方法逐渐取代挖凹槽建窑的方法,且护窑土伴随着就地起建的方法出现。对于商周时期的烟囱是否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火膛、投柴孔、长度、坡度以及保存状况的综合分析,认为烟囱在商周龙窑结构中没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浙江、福建、广东三个地区烧造器物的属性所反映出的对窑温的控制程度与地域特征的不平衡性吻合。器形、施釉及窑具都会对叠烧的结果产生影响,且窑具的使用也会影响器物施釉情况。笔者亦反思德清亭子桥窑址发掘报告中所提到的四个装出窑条件的适用性,并提出还应考虑窑尾设施是否完备等条件。
【关键词】:龙窑 商周时期 形制 结构 装烧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绪论12-18
- 第一节 选题缘起12-13
- 第二节 题目界定13-14
- 一、龙窑概念13
- 二、时代界定13
- 三、地域界定13-14
- 第三节 商周龙窑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14-17
- 一、商周龙窑形制研究14-16
- 二、以原始瓷为主,辅以龙窑相关问题的研究16-17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7-18
- 第一章 商周龙窑的发现18-21
- 第二章 商周龙窑形制分期21-33
- 第一节 窑炉形制分析21-23
- 一、头尾坡度一致窑炉21-22
- 二、头尾坡度不一致窑炉22-23
- 第二节 分期及期别特征23-32
- 一、分期23-24
- 二、期别特征24-32
- 第三节 小结32-33
- 第三章 窑炉地域特征33-35
- 第一节 地域特征33-34
- 一、浙江地区33
- 二、福建地区33-34
- 三、广东地区34
- 第二节 小结34-35
- 第四章 窑炉内部结构关系及原因分析35-41
- 第一节 窑炉建造方法与长度、护窑土的关系35-36
- 第二节 烟囱存在问题分析36-39
- 一、火膛37-38
- 二、窑尾设施38
- 三、投柴孔与烟囱存在可能性比较38-39
- 第三节 小结39-41
- 第五章 窑炉装烧技术分析41-50
- 第一节 窑具与器物叠烧41-44
- 第二节 德清亭子桥“孔塞”性质讨论44-45
- 第三节 装窑出窑位置讨论45-49
- 一、窑尾装窑出窑46
- 二、窑头装窑出窑46-49
- 第四节 小结49-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媛;朱建明;;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群概述[J];东方博物;2008年01期
2 陈元甫;郑建明;周建忠;费胜成;;德清亭子桥战国窑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东方博物;2010年01期
3 罗敏;;三峡地区先秦时期陶窑的考古发现与窑业技术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辉 陈明忠 温松全 陈寅龙;[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浙江省博物馆 李刚;[N];中国文物报;2015年
,本文编号:725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2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