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作为科学的考古学

发布时间:2017-08-31 07:25

  本文关键词:作为科学的考古学


  更多相关文章: 考古学理论 科学 过程考古学 后过程考古学 考古哲学 中国考古学


【摘要】:科学与考古学的关系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主题,它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在考古学的早期形成阶段,科学是考古学的形成基础;在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在一般方法论与专门知识上提供了众多的支持,过程考古学也以要成为科学为目的;到了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后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成了要超越的对象。三个阶段中,科学所蕴藏的内涵在不断改变,影响到考古学的目标以及实现它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讨论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相对缺乏科学的传统。当前阶段,中国考古学还需要加强科学基础,进一步发展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同时吸收后过程考古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上的部分优点。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关键词】考古学理论 科学 过程考古学 后过程考古学 考古哲学 中国考古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4BKG0Z1)支持
【分类号】:K85
【正文快照】: 一前言1962年路易斯·宾福德(L.R.Binford)发表《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1],掀起新考古学的思想波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考古学家在回顾新考古学(后来称过程考古学)的时候,将其主张概括为一句话,即考古学应该“更科学,更人类学”[2]。说到“更人类学”,其实美国考古学一直都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胜前;;考古学理论的层次问题[J];东南文化;2012年06期

2 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J];科学与社会;2011年01期

3 路易斯·宾福德;科林·伦福儒;陈胜前;;路易斯·宾福德访谈[J];南方文物;2011年04期

4 陈胜前;;考古学研究的“透物见人”问题[J];考古;2014年10期

5 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解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扬芳;探析科学分界的历史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杨熙媛;刘芳;;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李醒民;;知识、常识和科学知识[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4 崔伟奇;张晓丰;;论创新教育的“通识”基础——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程亚男;;以国家的名义:服务于人类知识的传承与公平共享[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年04期

6 辛涛;李峰;;社会科学背景下因果推论的统计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陈建;;归纳问题和卡尔纳普的解答[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文援朝;波普尔的错误观述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林文玉 ,冷希圣;论编辑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J];编辑之友;2005年01期

10 于鸣镝;论科技文献与生产力的关系[J];图书与情报;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伟奇;;论创新教育的“通识”基础——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王旋;许小东;刘颖;;简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教练方法研究及应用再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梁东黎;;若干重要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李吉和;;古代自然生态环境与游牧民族的迁徙[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文化四则[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6 王旋;许小东;刘颖;;简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教练方法研究及应用再探讨[A];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考——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3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7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凌志;基于知识进化观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钟海琴;玻耳兹曼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忠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磊;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承宇;基于目标矩阵法的科学教材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光伦;科学哲学视域中的科学教育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伟萍;费耶阿本德的批判性科学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静;波普尔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划界标准观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殷继文;自由心证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岑慧;波普尔的反归纳理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前;;考古学理论的层次问题[J];东南文化;2012年06期

2 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考古;1959年04期

3 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J];考古;1984年10期

4 贾兰坡;;关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若干问题——评宾福德等的新看法[J];考古;1988年01期

5 裴安平;李科威;;雨台山楚墓CASA年代序列分析与相关问题讨论[J];考古;1991年05期

6 王巍;安志敏;安家瑶;杰姆·斯多门;唐际根;荆志淳;仇士华;袁靖;蒂姆·莫瑞;殷玮璋;赵春青;;“考古学的定位”学术研讨会笔谈[J];考古;2002年03期

7 陈胜前;;考古推理的结构[J];考古;2007年10期

8 陈胜前;;考古学的文化观[J];考古;2009年10期

9 陈胜前;;当代西方考古学研究范式述评[J];考古;2011年10期

10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梯姆·莫瑞 ,张良仁 ,陈星灿;从悉尼到萨拉热窝——考古学与欧洲地位的百年回顾[J];考古与文物;2002年06期

2 曹兵武;考古学知识普及三题[J];考古与文物;2004年01期

3 町田章,熊海堂;读《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J];东南文化;1988年Z1期

4 陈淳;谈谈考古学的新与旧[J];文物季刊;1999年01期

5 沈颂金;新考古学论纲[J];华夏考古;2001年01期

6 曹兵武;20世纪考古学的历程[J];东南文化;2002年05期

7 马太·约翰逊,王苏琦;考古学与性别[J];江汉考古;2004年01期

8 陈洪波;;考古学阐释背后的社会思潮[J];博物馆研究;2006年01期

9 陈胜前;;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10 蔡凤书;;中日近代考古学产生期的比较[J];华夏考古;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兵武;;考古学进步的社会环境琐谈[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2 员雪梅;;浅论考古学与地质学的关系[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庆柱;;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4 黄海烈;;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历史动因与学术渊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兵武;考古学就是考古学[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曹兵武;“考古学的定位”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陈洪波;“官叫”与“私叫”[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徐苹芳;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引进及其传统[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王巍;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前前后后[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刘焱鸿;再现早期考古学的多元图景[N];中国文物报;2012年

7 陈明辉;青年学者眼中的早期考古学史[N];中国文物报;2012年

8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陈淳;谈考古学阐释[N];中国文物报;2014年

9 陈洪波;耕耘与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0年

10 傅斌;考古学退步论?[N];中国文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洪波;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媛;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0年

2 李荣辉;1892-1949内蒙古地区考古学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3 钟江华;李济与中国近代考古学之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春芳;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贾博宇;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4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64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