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周口店第一地点西剖面2009-2010年发掘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31 08:25

  本文关键词:周口店第一地点西剖面2009-2010年发掘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旧石器时代早期 周口店第一地点 西剖面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摘要】:周口店第一地点再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遗址西剖面的保护状态与水平,同时也为东亚直立人演化方面某些焦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机遇与可能。2009-2010年,在西剖面最顶部堆积(即第三层)的野外发掘中共计出土大中型动物化石材料约800件。埋藏学研究表明,西剖面第三层中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等动物属种的骨骼富集并非古人类生存行为的结果;石制品以及古人类化石材料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结论。结合发掘过程中揭露出来的一系列洞穴坍塌事件的证据,我们初步认为,至少在第三层堆积形成时期,第一地点西剖面位置处的洞穴形态并不适合于古人类的栖居活动;葛氏斑鹿等骨骼材料则是当时在遗址附近活动的各种动物因意外因素陷落于其中而得以聚集的。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早期 周口店第一地点 西剖面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017)
【分类号】:K878;Q911
【正文快照】: i引言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华北平原与西山山脉的交汇地带。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这一遗址先后历经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过程,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代表40余个个体的直立人的骨骼材料⑴2】。截止目前,第一地点的主体堆积己基本发掘殆尽,仅在遗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云唐;埋藏学及其发展述评[J];地球科学进展;1989年01期

2 潘云唐;;埋藏学的奠基人——叶甫列莫夫[J];化石;1991年04期

3 ;埋藏学研究的意义[J];化石;1992年02期

4 张廷山;埋藏学新理论及环境意义[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5 陈淳;;埋藏学与骨骼破损分析[J];化石;1993年02期

6 陈淳;托拉尔巴与周口店埋藏学的视野[J];化石;1997年04期

7 潘渊唐;;埋藏学的产生及其发展[J];大自然探索;1990年01期

8 洪太元;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介形虫化石埋藏学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4年05期

9 同号文;邱占祥;;国外化石埋藏学的历史与现状简介[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1年02期

10 房迎三,杨达源,韩辉友,周旅复;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埋藏学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民;;国内外埋藏学研究综述[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伟;华洪;;节肢动物实验埋藏学研究[A];全国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年会、全国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陈晶;童金南;Chen Z.Q.;熊鑫琪;;贵州中三叠世安尼期的两个腕足壳层古生态及埋藏学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底栖群落的复苏[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博;张海春;方艳;;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库的埋藏学和古环境:基于古蝉和螽蝉的比较埋藏学分析(英文)[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华;安徽繁昌“人字洞”又有新发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双权 高星;考古动物群研究中的埋藏学视角[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记者 刘杰;繁昌“人字洞”又有新发现[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松;山东中新世山旺生物群的埋藏学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764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64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