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周代附足铜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9:28

  本文关键词:周代附足铜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周代 附足铜簋 类型学研究 周人文化符号 温食器


【摘要】:本文以出土周代的附足铜簋(以下简称附足簋)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学术界目前关于附足簋的研究现状,并限定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其次对附足簋进行类型学研究,依据器腹形态将附足簋分为五大类:甲类碗形附足簋、乙类筒形附足簋、丙类罐形附足簋、丁类盘形附足簋和戊类盂形附足簋,对数量较多的类别再依耳部特征分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考古学文化与附足簋的发展演变规律,将附足簋分为五期: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得到附足簋的纵向发展脉络。进而对附足簋进行分布态势观察,依据最早出土附足簋的墓葬特点与附足簋构形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附足簋是周人的自创,系借鉴商代晚期温鼎(异形鼎)的功能而产生的观点。认为附足铜簋除盛食器的功能外,还产生了温食的功能,是周人尚食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浓厚的周人属性并与周王室的兴衰过程相始终。
【关键词】:周代 附足铜簋 类型学研究 周人文化符号 温食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1
  • 一、研究对象8
  • 二、研究简史与现状8-10
  • 三、本文研究目的10-11
  • 第二章 型式划分与形制演变11-22
  • 一、甲类 碗形附足簋11-15
  • 二、乙类 筒形附足簋15-16
  • 三、丙类 罐形附足簋16-22
  • 第三章 分期与断代22-28
  • 一、第一期22-23
  • 二、第二期23-24
  • 三、第三期24-25
  • 四、第四期25-27
  • 五、第五期27-28
  • 第四章 附足簋的地域分布与历时性观察28-32
  • 一、附足簋的地域分布28-30
  • 二、附足簋的历时性观察30-32
  • 第五章 附足簋的源流与功能32-36
  • 一、渊源与功能32-34
  • 二、流向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3
  • 附图43-57
  • 附表57-85
  • 致谢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艳玲;张闻捷;;楚系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J];考古学报;2015年04期

2 王宏;;西周柱足簋研究[J];文物;2014年02期

3 娄金山;;河南平顶山市出土的应国青铜器[J];考古;2003年03期

4 彭裕商;;西周铜簋年代研究[J];考古学报;2001年01期

5 杜金鹏;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J];华夏考古;1995年03期

6 李步青;林仙庭;杨文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1994年04期

7 ;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8 戴尊德;刘岱瑜;;山西芮城柴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考古;1989年10期

9 李丰;;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J];考古学报;1988年04期

10 程欣人;随县m⒀舫鐾脸⒃⑾⑶嗤鱗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雪莉;商周青铜簋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毕经纬;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4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64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