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临潼湾李墓地2009-2010年出土战国至秦代墓葬人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9:16

  本文关键词:临潼湾李墓地2009-2010年出土战国至秦代墓葬人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临潼湾李墓地 战国至秦代居民 人种


【摘要】:临潼湾李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湾李村,是一处战国至汉初秦人的墓地,并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唐代仍沿用。本文对湾李墓地2009年和2010年战国至秦代墓葬出土的152具人骨标本进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对其进行种族人类学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临潼湾李组战国至秦代居民在人种分类上属于亚洲蒙古大人种,具体来说与东亚类型具有十分相近的特征,其次为南亚类型,在面部扁平度方面与北亚类型具有较为相近的特征。与部分新石器时代组计算结果来看,临潼湾李组在全部项目上与仰韶合并组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庙底沟组和陶寺组,与柳湾合并组和西夏侯组关系较为疏远。与部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组计算结果看临潼湾李组在全部项目上与瓦窑沟组、天马曲村组和临潼新丰组关系最近,其次为紫薇组,与殷墟中小墓③组、西村周组和陶家寨组关系较为疏远。临潼湾李组战国至秦代居民应归属于先秦古中原类型。对临潼湾李战国至秦代居民进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为研究该墓地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人类学方面的支撑,为研究秦人族源补充了新的资料,进一步也丰富了陕西地区古代居民的研究资料。
【关键词】:临潼湾李墓地 战国至秦代居民 人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Q981;K878.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9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9-12
  • 第二章 性别、年龄鉴定与分析12-15
  • 2.1 性别、年龄鉴定的材料与方法12-13
  • 2.1.1 个体性别鉴定依据12-13
  • 2.1.2 个体年龄鉴定依据13
  • 2.2 性别、死亡年龄分析13-15
  • 第三章 身高推算15-23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15-22
  • 3.1.1 人骨材料与研究方法15
  • 3.1.2 个体身高的推算方法15-22
  •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22-23
  • 第四章 古病理研究23-28
  • 4.1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23
  • 4.2 病理观察与讨论23-28
  • 4.2.1 骨骼病变23-24
  • 4.2.2 口腔疾病24-28
  • 第五章 颅骨连续性形态的特征与测量学研究28-49
  • 5.1 颅骨个体观察28-34
  • 5.1.1 男性颅骨28-31
  • 5.1.2 女性颅骨31-34
  • 5.2 颅骨整体观察34-37
  • 5.3 颅骨的测量和研究分析37-41
  • 5.4 种系关系的讨论与种系纯度的检验41-43
  • 5.5 种系类型的初步分析43-48
  • 5.5.1 与亚洲蒙古人种分区域类型亚组的比较43-46
  • 5.5.2 与部分近代类型组的比较46-48
  • 5.6 小结48-49
  • 第六章 与中国其他时期古代居民的关系49-59
  • 6.1 研究的方法与对比资料49
  • 6.2 与其他新石器时代居民组的亲缘关系49-53
  • 6.3 与其他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居民组的亲缘关系53-57
  • 6.4 小结57-59
  • 第七章 相关问题讨论分析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65-99
  • 致谢辞9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陕西省黄陵县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人骨古病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3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93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