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在古遗址复原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在古遗址复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我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的侵蚀以及一些人为因素遭到了严重的破损或已经不复存在,因此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个计算机普及的时代,人们利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来对这些遗址进行保护。近年来,增强现实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因此研究者把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遗址的保护中,使人们更直观的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意义。本文中,利用基于场景平面跟踪原理对西安未央宫一处遗址实现复原,采用Harris-SIFT结合算法与RANSAC算法来计算单应性,确定位姿。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多角度虚实融合的增强现实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摄像机标定算法并进行推导,针对摄像机通常有畸变的情况,研究了基于平面直线求取摄像机的畸变系数,通过实验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本文采用了Harris-SIFT结合的算法对平面区域进行兴趣点检测、匹配,并引入RANSAC算法,通过实验分析,采用RANSAC算法对匹配点提纯后,可以显著地提高兴趣点的匹配精度。3.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场景平面跟踪的无标识增强现实系统。这个算法首先是对区域进行兴趣点的检测与匹配,在对摄像机完全认知的情况下,选取平面内的四个对应的点进行单应性矩阵求解,然后进行位姿估计,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人工设置标志物的工作量。通过OpenGL接口将三维模型准确的融合在相机拍摄的真实场景之中,呈现出多角度的虚实融合。
【关键词】:增强现实 摄像机标定 跟踪配准 遗址复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TP39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8-9
- 1.2 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9-13
- 1.2.1 发展现状9-10
- 1.2.2 应用现状10-1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
- 1.4 本文的组织和结构13-16
- 第二章 增强现实相关技术16-26
- 2.1 增强现实概念16
- 2.2 增强现实的支撑技术16-22
- 2.2.1 显示技术17-19
- 2.2.2 三维注册技术19-22
- 2.2.3 标定技术22
- 2.3 增强现实的开发工具22-24
- 2.4 本章小结24-26
- 第三章 基于场景平面的跟踪配准26-52
- 3.1 系统的三维注册原理26-30
- 3.2 经典的平面结构跟踪配准算法30-34
- 3.3 摄像机标定与畸变34-39
- 3.3.1 传统的摄像机标定原理34-36
- 3.3.2 摄像机的畸变36-39
- 3.4 平面兴趣点的检测及匹配39-45
- 3.4.1 兴趣点检测原理39-42
- 3.4.2 鲁棒的RANSAC算法提纯42-43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43-45
- 3.5 兴趣点三维模型显示45-50
- 3.5.1 模型的建模与操作45-47
- 3.5.2 模型文件预览47-49
- 3.5.3 OpenGL中加载绘制模型49-50
- 3.6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基于平面结构的无标记增强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2-60
- 4.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52-53
- 4.2 无标记AR系统的实现流程及模块53-57
- 4.2.1 系统的工作流程53-54
- 4.2.2 视频流处理模块54-55
- 4.2.3 跟踪模块55
- 4.2.4 虚实融合显示模块55-57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57-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总结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6-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洁;;增强现实技术对于未来五年的影响[J];大家;2012年03期
2 赵小军;游旭群;张伟;;心理学研究中的增强现实技术[J];人类工效学;2014年02期
3 刘宗明;张华;;增强现实技术在车展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探析[J];艺海;2012年05期
4 程瑜怀;;VR及AR技术在空间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年04期
5 张丹凤;;看到你看不到的[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1年08期
6 杨馨宇;;影像舞美在现代演出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5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鹏;王涛;丁大勇;张益民;毕文元;包英泽;;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三维导航[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2 朱杰杰;潘志庚;孙超;;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综述[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靖;王涌天;林精敦;吴仑;郭俊伟;丁刚毅;;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圆明园景观数字重现[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宁;赵越;;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傅嘉;京东方认购美国可穿戴公司股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逄丹;畅游世界的多媒体“随身听”[N];通信产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霞;虚实交错的时空体验[N];科技日报;2009年
4 多伦多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 侯明;在想象与现实之间[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通讯员 宋北辰 本报记者 吴红梅;玩转大数据,,它会知道你恋爱了[N];新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波;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夏少琼;增强现实技术在儿童出版物中的应用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学占;面向腹腔微创手术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董小斐;基于物理引擎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路玲玉;增强现实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6 殷素莎;基于视觉跟踪注册的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熊红艳;基于标志的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刘栋;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留言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雷正龙;基于Android的增强现实技术在旅游体验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罗永东;基于Unity3D的移动增强现实技术与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5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9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