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扶风案板遗址2012年发掘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本文关键词:陕西扶风案板遗址2012年发掘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摘要】:案板遗址2012年度发掘出土了一批动物遗存,主要出自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经鉴定确认的动物群由以家猪和狗为主的家养动物和以鹿为主的野生动物组成。基于可鉴定标木数、最小个体数以及出土概率三种不同方法的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仰韶中晚期(案板二期)到龙山时代早期(案板三期),以猪为代表的家养动物在人们的肉食结构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而以鹿为代表野生动物在肉食结构中的比例则明显下降。家猪、狗和鹿科动物的出土概率结果表明,猪和鹿是肉食结构中最为稳定的组成部分,而狗的出土概率一直比较低,说明当时狗的饲养数量有限,因此在人们的肉食结构中贡献很小。猪在日常肉食消费结构中最为普遍,其次是鹿的消费,二者都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对案板遗址龙山时代早期的家猪死亡年龄结构和制骨手工业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给自足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特征。动物群生态学讨论结果表明,案板遗址在仰韶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时代早期的要比现在温暖湿润一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得以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案板遗址 动物考古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案板遗址的自然地理状况11-12
- 1.2 案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12-14
- 1.3 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回顾14-16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6-19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16
- 1.4.2 研究思路16
- 1.4.3 研究方法16-19
- 第二章 案板遗址的动物遗存19-31
- 2.1 动物遗存出土状况19
- 2.2 动物遗存种属鉴定19-21
- 2.3 动物遗存数量统计21-24
- 2.3.1 案板一期21-22
- 2.3.2 案板二期22
- 2.3.3 案板三期22-24
- 2.4 骨骼形态观察与测量24-30
- 2.4.1 环颈雉24-25
- 2.4.2 兔(未定种)25
- 2.4.3 鼬属25
- 2.4.4 狗25-26
- 2.4.5 猪的骨骼、牙齿测量数据26-27
- 2.4.6 梅花鹿27-29
- 2.4.7 中型鹿29
- 2.4.8 狍29
- 2.4.9 獐29
- 2.4.10 小型鹿29
- 2.4.11 牛亚科29-30
- 2.4.12 羊亚科30
- 2.5 病理现象30-31
- 第三章 动物资源利用的考察31-67
- 3.1 人工痕迹31-37
- 3.1.1 工具加工痕迹31-35
- 3.1.2 火烧痕迹35
- 3.1.3 食肉动物咬痕35-37
- 3.2 肉食资源的获取方式37-49
- 3.2.1 肉食在日常食物结构中的消费情况37-38
- 3.2.2 肉食结构分析38-46
- 3.2.3 家猪的饲养46-49
- 3.3 骨器的制作49-67
- 3.3.1 骨器50-54
- 3.3.2 坯料54
- 3.3.3 骨料54-55
- 3.3.4 废料55-56
- 3.3.5 废骨料56-67
- 第四章 案板遗址动物群所反映的气候环境特征67-71
- 结语71-73
- 参考文献73-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5-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经世;;关于我国文献上麋鹿名称混乱错误的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03期
2 张祖新;;向快乐出发[J];家用汽车;2011年06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胜利;宋文辉;史文清;刘国世;;中国药用鹿科动物[A];2013中国鹿业进展[C];2013年
2 熊丽容;霍立军;张蹼;熊家军;;褪黑激素对鹿科动物产茸及其繁殖的影响[A];2010中国鹿业进展[C];2010年
3 毕俊怀;;内蒙古鹿科动物的分布现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吴琼;邢秀梅;杨福合;荣敏;;分子遗传标记在鹿科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A];2010中国鹿业进展[C];2010年
5 ;鹿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感染[A];2013中国鹿业进展[C];2013年
6 查代明;杨福合;张兆刚;邢秀梅;;三种鹿科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分析[A];2010中国鹿业进展[C];2010年
7 张璞;王春雷;赵振美;熊家军;;IGF1基因在鹿科动物中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鹿业进展[C];2011年
8 曹祥荣;刘伟;张锡然;王强;徐春茂;;毛冠鹿线粒体DNA序列的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莎;下河口村发现一只大型鹿科动物[N];丹东日报;2009年
2 赵世臻;漫话驯鹿[N];中国特产报;2003年
3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 马丽娟;野狍驯养潜力大[N];农民日报;2002年
4 季土;麝香的真假鉴别[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富任;陕西扶风案板遗址2012年发掘出土动物遗存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李碧波;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青龙台林场鹿科动物容纳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海钰;鹿科动物毛及毛角蛋白的分析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4 刘海;梅花鹿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子标记在海关进出口动物产品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0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0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