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宋代墓葬出土茶用执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4:04

  本文关键词:宋代墓葬出土茶用执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墓葬 执壶 点茶


【摘要】:中国是世界茶文化起源和传播中心,茶文化在我国古代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古法饮茶与今日大不相同,宋代流行点茶,无论帝王贵族还是市井百姓皆积极参与斗试,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执壶是点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影响着茶汤的味道和外观。执壶的流行时期与点茶法的流行时期是相重合的,执壶器形的演变与点茶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透过执壶器形的演变和普及过程,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茶文化的发展脉络。但目前缺乏从茶文化的角度对执壶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章。古人存在一器多用的情况,茶瓶与注子在外型上的相似性使人们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本文通过对宋代时期墓葬出土执壶的造型演变和区域分布状况,试探点茶文化在宋代的普及程度与兴衰。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一下本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简述宋代茶文化,并以本人收集的文献和出土资料试图将茶瓶与酒注进行大体的区分,并划清本文的研究范围。在点茶文化的流行时期,备茶、备酒题材的壁画及文人画作品将所需器具表现的淋漓尽致,为我们的研究提纲了较为直观、丰富的材料。列举考古出土的成套茶具中的茶瓶,为茶酒具的区分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宋代时期幅员辽阔,本文依据墓葬地理位置的差异及执壶形制的不同将其分为七个区域,对每个区域墓葬出土的执壶进行类型学划分,并依据器物造型的变化结合墓葬出土的纪年材料进行分期。第四部分,相关问题探讨,根据执壶在时间上数量和器形的变化,以及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探讨执壶发展背后隐藏的点茶文化的兴衰。第五部分,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宋代 墓葬 执壶 点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8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13
  •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13-16
  • 一. 古代文献记载13-15
  • 二. 近现代研究15-16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第二章 宋代点茶文化概述18-34
  • 第一节 宋代点茶文化与茶瓶18-19
  • 第二节 执壶与茶瓶、注子的概念界定19-20
  • 第三节 茶瓶与注子的区别20-33
  • 一、茶瓶20-31
  • 二、酒注31-32
  • 三、茶瓶与注子的一器多用32-33
  • 第四节 本文对执壶的界定33-34
  • 第三章 宋代墓葬出土执壶的分区与类型学分析34-85
  • 第一节 江汉平原地区35-49
  • 一、墓葬概况35
  • 二、器物类型35-42
  • 三、分期42-49
  • 第二节 闽江流域49-56
  • 一、墓葬概况49
  • 二、器物类型49-53
  • 三、分期53-56
  • 第三节 赣江流域56-63
  • 一、墓葬概况56
  • 二、器物类型56-60
  • 三、分期60-63
  • 第四节 四川盆地地区63-70
  • 一、墓葬概况63
  • 二、器物类型63-67
  • 三、分期67-70
  • 第五节 长江下游地区70-78
  • 一、墓葬概况70
  • 二、器物类型70-74
  • 三、分期74-78
  • 第六节 秦岭沿线以北地区78-82
  • 一、墓葬概况78-79
  • 二、器物类型79-80
  • 三、分期80-82
  • 第七节 湘江流域82-85
  • 一、墓葬概况82
  • 二、器物类型学82-83
  • 三、分期83-85
  • 第四章 相关问题讨论85-89
  • 一、发展期85
  • 二、兴盛期85-87
  • 三、衰退期87-89
  • 第五章 结语89-90
  • 参考文献90-96
  • 一、发掘报告90
  • 二、发掘简报90-94
  • 三、研究性专著94
  • 四、研究性文章94-95
  • 五、传统文献95-96
  • 致谢96-9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荣;陈嘉晔;;宋代“等分式”执壶的特征研究[J];艺术百家;2012年06期

2 高洪艳;王红五;;执壶天地[J];检察风云;2013年18期

3 刘红仙;;浅析“山水腰圆形执壶”的美学内涵[J];江苏陶瓷;2011年05期

4 戥璐;登和;;有壶说壶[J];今日重庆;2013年03期

5 ;宋代“仁和馆”唐诗执壶[J];金秋科苑;2001年06期

6 王巧莲;刘友恒;;两件精美的唐代执壶[J];文物;1998年05期

7 刘兴文;;河北宽城出土两件唐代银器[J];考古;1985年09期

8 张杏缓;记一件唐代执壶[J];文物春秋;1998年01期

9 石志廉;;明江千里款嵌螺钿黑漆执壶和明紫檀雕十八学士长方盒[J];文物;1982年04期

10 周丽娟;;青浦出土长沙窑执壶[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原建军 实习生 陈慧 杨宗科;九只宋元彩釉执壶昨面世[N];西安日报;2005年

2 黄桂华;青花执壶为何受冷遇[N];中国商报;2005年

3 首席记者 肖宇辉;赠品酒壶竟是晚清珍品[N];昆明日报;2011年

4 扬州 朱晓忠;唐代青花执壶残片[N];中国文物报;2002年

5 云阳;谁曾执此壶[N];中国商报;2003年

6 通辽 包海平;清代铜鎏金大执壶[N];中国文物报;2014年

7 张杰巍;高峰用“跳刀”证实“刻有席纹”[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文慧;宋代墓葬出土茶用执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张莹莹;唐代至清代陶瓷执壶造型演变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802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02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