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区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区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冶金史 井沟子西区墓地 青铜器 铅同位素分析
【摘要】:研究了井沟子西区墓地青铜器铅同位素组成情况,并与遗址附近的林西大井古铜矿遗址、代黄山铜冶炼遗址、代黄山西侧现代铜矿铅同位素组成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代表井沟子西区墓地青铜器主体的15个Cu-Sn-Pb合金样品与大井古铜矿遗址、代黄山冶炼遗址、代黄山西侧现代铜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认为井沟子西区墓地主体青铜器的矿料不是来源于大井古铜矿遗址和代黄山西侧的现代铜矿,也不是在代黄山冶炼遗址冶炼的。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关键词】: 冶金史 井沟子西区墓地 青铜器 铅同位素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34) “指南针计划”专项项目(20120306)
【分类号】:K876.41
【正文快照】: 合金成分检测等显示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区墓地出土的绝大部分青铜器与大井古铜矿冶炼遗址以及墓地附近的代黄山冶炼遗址所冶炼的产品有别,初步判断不是这两处冶炼遗址的产物[1]。为证实上述初步判断,并探明井沟子西区墓地出土青铜的产地特征,本文开展了对该墓地出土的典型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辅彬,姚舜安,李世红,鲁冀邕,彭子成,蒋廷瑜;古代铜鼓矿料来源的铅同位素考证[J];物理;1990年03期
2 李延祥,王兆文,王连伟,韩汝玢;大井古铜矿冶炼技术及产品特征初探[J];有色金属;2001年03期
3 李延祥;李丽辉;李建西;;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区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分析[J];有色金属工程;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宁洁;周导之;;安徽肥东群变质岩系的同位素地质定年[J];安徽地质;1993年03期
2 姚凤良,刘连登,孔庆存,宫润谭;招掖金矿带的稳定同位素地质及金矿床成因[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3 刘家铎;湖南道县后江桥层控铅锌菱铁矿床成因的研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4 邓宗立;广西珍珠坡矿床的脆硫锑铅矿研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何明友;西秦岭铀矿床热液石英Pb同位素组成及其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6 陈好寿;南岭地区泥盆系层控矿床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5年03期
7 胡祥昭,彭恩生,孙振家;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04期
8 梁一鸿;内蒙古十八倾壕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的构造学意义[J];中国地质;2004年01期
9 陈惜华,胡祥昭,丛献东;西岭锡矿床岩体含矿性与成因类型的研究[J];地球化学;1986年01期
10 徐国风;论浙江火山岩区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J];地球科学;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万辅彬;郭立新;李晓岑;张玉忠;;古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陈好寿;;普通铅多阶段年龄计算图解[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1年
3 陈好寿;;粤北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的铅、硫、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0)[C];1985年
4 赵统;;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的铷锶铅硫氧碳同位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6年
5 聂凤军;W.J McMillan;A.Panteleyev;;加拿大基琼河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成岩机制及其与铜(钼)矿化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2)[C];1989年
6 任富根;杨芸英;刘玉太;;店坊金矿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成矿作用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89年
7 陈好寿;庄龙池;崔放;;广东河台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7)[C];1991年
8 陈建立;李延祥;;古代矿冶遗址的研究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欣妍;;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古代铜鼓铸造工艺之研究和试验[A];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二十期)[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兵;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毛景文;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火成岩系列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4 吴珍汉;燕山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与金、银、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3年
5 罗武干;古麇地出土青铜器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孙兴国;内蒙古龙头山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年
7 张长青;中国川滇黔交界地区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8 王乾;康滇地轴东缘典型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及富集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汪常明;考古学意义的北美自然铜地球化学示踪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贾腊江;秦早期青铜器科技考古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裕锋;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伴生元素金的赋存状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发源;MVT铅锌矿床中分散元素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研究——以四川天宝山、大梁子铅锌矿床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李静;云南省双江县石炭纪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4 丁枫;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5 南征兵;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子正;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集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郎兴海;西藏雄村铜金矿床与洞嘎金矿床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国瑞;阿尔泰赛都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9 赵华玲;淄博地区古代玻璃历史发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杨忠芳;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立新;;探寻东胡遗存的一个新线索[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2 夏微;于孟洲;;东胡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林西井沟子》[J];北方文物;2012年02期
3 朱泓;张全超;常娥;;探寻东胡遗存——来自生物考古学的新线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4 ;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J];考古与文物;2004年01期
5 李延祥,王兆文,王连伟,韩汝玢;大井古铜矿冶炼技术及产品特征初探[J];有色金属;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全超;Jacqueline T.ENG;王立新;塔拉;;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区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2 塔拉 ,王立新 ,汤卓炜 ,张淑芹;井沟子遗址所反映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01期
3 武志江;;井沟子西区墓地的文化因素及文化形成过程的初步分析[J];华夏考古;2009年01期
4 付兵兵;;《林西井沟子:晚期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与综合研究》简介[J];考古;2010年10期
5 张礼艳;;性别研究视角下的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6 ;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J];考古与文物;2004年01期
7 王立新;;关于东胡遗存的考古学新探索[J];草原文物;2012年02期
8 陈全家;;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02期
9 张礼艳;;试析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的人为扰墓现象[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10 陈全家;;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志江;井沟子西区墓地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葛斌文;井沟子古代人群的遗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5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4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