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古代壁画表面失效加固材料的去除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5:37

  本文关键词:古代壁画表面失效加固材料的去除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敦煌壁画 加固材料 可逆率 有机溶剂 凝胶法


【摘要】: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明古国流传下来了许多文化遗产,壁画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物。然而,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许多壁画已经起甲、脱落、褪色,甚至只剩下空空的岩壁。为了更好的保护壁画,挽救濒危的珍贵古代艺术品,人们已经采用了许多保护措施,包括各个时期进行的一系列传统修复措施,现代多种新材料的加固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材料已经开始劣化,失去作用,甚至在加速壁画的破坏;有些材料尽管目前还安然无恙,但总有失效的一天。因此,在不破坏原始壁画的基础上,失效的加固材料必须去除。 本研究以敦煌壁画为原型,以四种传统加固材料(Paraloid B72,PVAc乳液,硅丙乳液,纯丙乳液)为去除目标,基于传统有机溶剂去除法和新型凝胶去除法,验证了该法均不会对基底壁画产生破坏,得出了适用于敦煌壁画的清洗剂的组成条件,优化了清洗工艺,计算了在每种去除方法下的每种材料的可逆率,并探讨了老化等因素对可逆率的影响。3D微观系统表征证实了有机溶剂法和凝胶法在材料去除技术上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研究最终得出了针对特定的一种加固材料的最优去除方法、最大可逆率和工艺。
【关键词】:敦煌壁画 加固材料 可逆率 有机溶剂 凝胶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9.4;TQ42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主要符号表6-10
  • 第1章 绪论10-28
  • 前言10
  • 1.1 概述10
  • 1.2 壁画简介10-19
  • 1.2.1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10-12
  • 1.2.2 欧洲壁画的发展历程12-13
  • 1.2.3 壁画胶结材料的老化与壁画病害13-14
  • 1.2.4 壁画的颜料层简介14-17
  • 1.2.5 壁画颜料的老化变色17-19
  • 1.3 壁画胶结材料的组成19-21
  • 1.3.1 皮胶20
  • 1.3.2 骨胶20
  • 1.3.3 蛋清20
  • 1.3.4 蛋黄20
  • 1.3.5 桃胶20
  • 1.3.6 明胶20-21
  • 1.4 壁画保护材料的种类21-23
  • 1.4.1 纯丙乳液21-22
  • 1.4.2 硅丙乳液22
  • 1.4.3 聚乙酸乙烯酯22
  • 1.4.4 Paraloid B7222-23
  • 1.5 壁画保护材料去除技术研究进展23-28
  • 1.5.1 国内研究现状23
  • 1.5.2 微乳液、胶束溶液23-25
  • 1.5.3 凝胶法25-26
  • 1.5.4 可逆率26-27
  • 1.5.5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27-28
  • 第2章 基于有机溶剂法的保护材料可逆率的研究28-46
  • 2.1 前言28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8-35
  • 2.2.1 仪器28-29
  • 2.2.2 材料29-30
  • 2.2.3 方法30-35
  • 2.3 结果与讨论35-45
  • 2.3.1 清洗剂对胶结材料(明胶)的影响35-37
  • 2.3.2 瓷板定性实验37-38
  • 2.3.3 仿真样块定性实验38-39
  • 2.3.4 瓷板定量实验39
  • 2.3.5 仿真样块定量实验39-43
  • 2.3.6 老化材料的定量实验43-44
  • 2.3.7 微观表征与分析44-45
  • 2.4 小结45-46
  • 第3章 基于凝胶法的保护材料可逆率的研究46-62
  • 3.1 前言46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46-51
  • 3.2.1 仪器46
  • 3.2.2 材料46-47
  • 3.2.3 方法47-51
  • 3.3 结果与讨论51-60
  • 3.3.1 凝胶性质比较51-52
  • 3.3.2 凝胶对明胶层的影响52-53
  • 3.3.3 瓷板样块定性实验53-54
  • 3.3.4 仿真样块定性实验54-56
  • 3.3.5 瓷板样块定量实验56-57
  • 3.3.6 仿真样块定量实验57-58
  • 3.3.7 老化实验结果58-59
  • 3.3.8 微观表征与分析59-60
  • 3.4 小结60-62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62-65
  • 4.1 结论62-63
  • 4.2 展望63
  • 4.3 创新点63-65
  • 参考文献65-75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75-76
  • 作者简历76-77
  • 致谢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庞叶青;李义敬;司书芳;;新型矿用加固材料特性研究及应用[J];煤炭技术;2012年10期

2 李小洁;万涛;林金辉;肖维兵;;金沙土遗址加固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2期

3 欧阳俊;周雷春;;用高强复合纤维布加固生料均化库[J];中国水泥;2009年08期

4 武小兵;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1期

5 郭广生,韩冬梅,王志华,石志敏,李化元,姜进展;有机硅加固材料的合成及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王丽琴,党高潮,赵西晨,梁国正;加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7 王洪有;;瑞米材料在新铁煤矿的实际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年05期

8 李尚政,刘宏;弱刚度件加固装夹技术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11期

9 刘瑞平;张永明;冯艳军;盛文武;;瑞米新型密闭、加固材料在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8年04期

10 靳海斌;张艳红;王春燕;;试述高分子材料在脆弱陶胎加固中的适用性[J];东方博物;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英;汪稔;李最雄;韩文峰;谌文武;;战国秦时期夯土长城加固强度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柳文旭;陈亮;彭凯祥;;浅谈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3 冯琛;霍文营;;北京某饭店加固改造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殷洁;史海兵;李志成;;大截面框架柱加固方法及实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5 陈宾;;济南府学文庙大成殿落架大修加固项目金属构件的应用[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唐颖;;结构外部粘贴加固问题的探讨[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刚;蒋剑彪;吴智深;张敏;田野;;一种主动式抗弯加固新方法——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技术[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宇啸;李永奇;;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9 房泽生;陶秀玉;王戈;;杨屯河地下涵洞运行期间的内衬加固[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10 房泽生;陶秀玉;王戈;;杨屯河地下涵洞运行期间的内衬加固[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靖雯;用碳纤维复材加固老化建筑结构成为关注议题[N];中国建材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贺慧宇;科技助力奥运场馆加固改造[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通讯员韩建忠 石晓伟;焦炭金属围挡加固材料进行整列装车运行试验[N];人民铁道;2009年

4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古遗址保护前期加固与处理[N];中国文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雄伟;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方法试验研究及实桥应用[D];长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泽;拉法基水泥厂生料磨坊加固方法的研究与运用[D];西华大学;2010年

2 凌程建;工业厂房加固方法研究与实际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3 刘志雄;粘贴钢栅网片加固楼板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孙秀娟;石质文物加固材料性能及其加固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5 薛自波;古建筑木构架燕尾榫节点加固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强;“5·12”震后中小学校舍加固模式及理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俊斌;既有中小学校舍加固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谭宇昂;粘贴加固中粘贴材料用量及其利用程度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李林;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实例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纯宜;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2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82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d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