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印章钟形符号考察
本文关键词:巴蜀印章钟形符号考察
【摘要】:目前带有"■"符号的器物共有10件,均为印章。"■"表现的是青铜钟的形象。"■"(钟形符号)似为蜀人的特征性符号,其与M形符号均为蜀人文化中具有标识社会等级的符号。出土带有"■"符号的器物的蜀人墓葬的墓主均为社会上层。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
【关键词】: 巴蜀符号 巴蜀图语 巴蜀印章 钟形符号
【分类号】:K877.6
【正文快照】: 严志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洪梅(中国国家博物馆)70多年来,学界对巴蜀符号进行了较多研究,在资料整理、分期断代、符号特点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与分歧还很多,如巴蜀符号的性质问题,学界还存在很大分歧。我们认为要解决巴蜀符号的性质、内容、分类、特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仲常;;新都战国墓出土铜印图象探原[J];江汉考古;1982年02期
2 李晓鸥;刘继铭;;四川荥经县烈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4年07期
3 ;四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墓[J];考古学报;1994年03期
4 吴怡;浅析铜M在巴蜀青铜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特点[J];四川文物;2002年05期
5 高大伦;;四川茂县牟托石棺葬小议[J];四川文物;2011年06期
6 ;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J];文物;1974年05期
7 ;四川新都战国木椁墓[J];文物;1981年06期
8 李学勤;;论新都出土的蜀国青铜器[J];文物;1982年01期
9 孙华;;巴蜀文物杂识[J];文物;1989年05期
10 冯广宏;;巴蜀王玺印文字试解[J];文史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云;梅建军;;中国古代铅锡焊料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张文立;;平山三汲出土铜镜初识——兼谈北方系钮柄镜[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3 郑小炉;;东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镇”——古越族向岭南迁徙的一个例证[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4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5 张文立;;青海出土直内卷角铜钺的年代及其他[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6 刘道军;;金沙遗址中“太阳神鸟”的象征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罗开玉;;秦汉三国时期的奴隶——以成都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冯广宏;;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冯广宏;;三星堆铜人像功能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冯广宏;;三星堆边璋图像与古蜀记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永卫;;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杨志贤;;战国秦汉出土简帛的词典学价值[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殿增;袁曙光;;“天门”是汉画神仙思想的集中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松长;;连云港海州双龙汉墓出土汉代漆尺彩绘图像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志友;;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中的腰坑浅议[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6 林向;;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A];民族学研究第四辑[C];1982年
7 朱章义;张擎;;成都金沙遗址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宗祥;王家yP;;铜鼓起源考略[A];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雪;包山楚墓文书简、卜筮祭寿简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牛长立;比较视野中的鄂尔多斯式青铜斧[D];南京大学;2011年
3 夏利N,
本文编号:883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8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