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基于GIS的秦陵考古信息系统实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3:16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秦陵考古信息系统实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理信息系统(GIS) 考古 数据管理 三维可视化 交互式数据语言(IDL)


【摘要】:当前的考古研究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考古、文博资料,但大部分仍是采用传统的记录模式,无法对纷繁复杂的考古数据和资料实现集中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而考古信息所具有的鲜明的时空特征也为GIS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通过充分发挥GIS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考古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效率,为对“数字考古”的推进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考古地层学做为从地质学引入的一门原理与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考古地层自然也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叠压和堆积,早期地层在下,晚期地层在上,形成了上下地层的“叠压”关系和相互之间地层的“打破”关系,但没有地质学里的断层与褶皱关系。在当前国内的考古发掘工作中,绝大部分还是通过剖面图或数码相片的方式来记录和表现考古地层的层序关系,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不但累积了大量的原始记录资料,而且也无法对考古地层的空间关系作出全面、直观、形象的描述。鉴于考古地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特性,依据其分布在三维空间这一特点,三维可视化技术为考古地层的三维重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构建地层面和地层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在三维空间场景中实现对整个考古区域的地层浏览,动态交互,旋转、缩放、平移等操作,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了考古地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关系。 本文针对当前某考古部门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考古需要,,在.net平台下通过对ArcGISEngine组件库的二次开发,并结合了C#语言和IDL语言的混合编程,设计和开发了面向考古对象的秦陵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在该桌面系统下集成了考古数据的转换与入库、三维地层显示、三维地层空间分析及数据挖掘等功能,能够满足该考古部门一定的考古工作与研究需要。
【关键词】:理信息系统(GIS) 考古 数据管理 三维可视化 交互式数据语言(IDL)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208;K8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GIS在考古学的研究进展9-10
  • 1.2.2 GIS在考古学的发展前景10-11
  • 1.3 研究内容11-13
  • 2 基于 ARCGIS ENGINE 的数据格式转换13-23
  • 2.1 AUTOCAD 与 GIS 数据模型的差异性分析13-16
  • 2.1.1 AutoCAD数据模型13-14
  • 2.1.2 GeoDatabase数据模型14-16
  • 2.1.3 AutoCAD数据在 GeoDatabase 中的组织16
  • 2.2 几种常用转换方法比较16-19
  • 2.2.1 基于 ArcToolBox的格式转换16-17
  • 2.2.2 基于 FME的格式转换17-18
  • 2.2.3 基于 ArcGISEngine 二次开发的格式转换18-19
  • 2.3 基于 ARCGIS ENGINE的 AUTOCAD数据到 GEODATABASE的格式转换19-22
  • 2.3.1 转换前 AutoCAD数据处理19
  • 2.3.2 矢量数据转换19
  • 2.3.3 注记转换19-20
  • 2.3.4 坐标参考转换20-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3 三维可视化理论与方法23-35
  • 3.1 空间构模方法分类23-28
  • 3.1.1 基于面模型的空间构模23-26
  • 3.1.2 基于体模型的空间构模26-28
  • 3.1.3 基于面-体混合的空间构模28
  • 3.2 空间内插方法的分类28-34
  • 3.2.1 整体内插方法29-30
  • 3.2.2 局部内插方法30-34
  • 3.3 本章小结34-35
  • 4 基于 IDL 的考古地层三维可视化35-41
  • 4.1 IDL简介35-37
  • 4.1.1 IDL优势35-36
  • 4.1.2 IDL图形系统36-37
  • 4.1.3 智能化工具 iTools37
  • 4.2 考古地层面模型的建立37-38
  • 4.3 考古地层体模型的建立38-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5 系统开发实例41-55
  • 5.1 研究区域——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概况41-42
  • 5.2 系统开发平台与数据库接口42-46
  • 5.2.1 .net架构42-43
  • 5.2.2 真实影像线特征提取实验43-44
  • 5.2.3 C#与 IDL 混合编程技术44-46
  • 5.2.4 ADO.net概述46
  • 5.3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46-55
  • 5.3.1 数据采集48-50
  • 5.3.2 三维可视化50
  • 5.3.3 空间分析50-52
  • 5.3.4 数据挖掘52-55
  • 6 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结论55
  • 6.2 不足与展望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云;张伟;;AutoCAD数据到GIS空间数据转换技术和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2 陈乐书;刘连胜;王长委;;CAD到GIS数据格式转换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3 朱利东;阚瑷珂;王绪本;罗丽萍;罗虹;龚建辉;陈中林;王成善;;考古地层的三维可视化及应用研究——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曾怀恩;黄声享;;基于Kriging方法的空间数据插值研究[J];测绘工程;2007年05期

5 吴观茂;黄明;李刚;邹时林;;三维地质模型与可视化研究的现状分析[J];测绘工程;2008年02期

6 唐丽玉,陈崇成,王钦敏,缪海岚;基于IDL的地质体真三维重构与可视化探讨——以福州市地热田热储结构为例[J];测绘科学;2005年05期

7 周张琪;彭明军;;CAD到GIS的批量转换方法比较及其基于ArcEngine的实现[J];测绘科学;2010年05期

8 陈能,施蓓琦;AutoCAD地形图数据转换为GIS空间数据的技术研究与应用[J];测绘通报;2005年08期

9 黄海峰,包世泰,黎华,连建波,夏斌;初探IDL在地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4年06期

10 李淑琴;;TIN模型的生成与加密优化[J];测绘标准化;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909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09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