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保护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4:14

  本文关键词: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保护规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革命旧址 保护 利用 规划


【摘要】:衡量一个国保单位是否被社会认可,有诸多量化的指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功能定位和社会效应。这就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针对现实困境,严格执行国保单位管理机制,科学评估文物价值,遵守文物建筑修缮原则,明确文物保护指导思想,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以法律的效力为其量体裁衣,使其保护与利用都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发挥文物的各项功能,反哺群众,回馈社会,使文物价值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凝聚各方保护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行动。滤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的相继建成开放都充分说明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及其历史事件社会影响深远。然而根据文物普查情况所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的保护措施、管理使用、展示利用情况都不容乐观,景观环境与周边建筑风貌、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略有偏差,保护现状受到严峻挑战。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各项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各方面的文物保护力度逐步加大,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遵守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探索着各具特色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发展新模式。笔者以历史为依据,立足现实基础,站在文物保护法的高度之上,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研究对象,撰写保护规划,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意义、文化遗产、革命旧址等概念界定、课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入手,为理性探讨本文的主旨作了详实的铺垫。第二章国内外文化遗产研究综述,纵观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进程和保护现状,理性认识我国与国外文保工作之间的差距。解读国外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借鉴国外优秀的保护管理体制和保护方式,以此打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重点梳理了国内遗产评估体系的创新方式,用于文物本体的价值评估。详述我国革命旧址分布特点和保护现状,亲身体验国内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成果,继承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汲取成功经验用于本文的保护规划。第三章,首先从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特征、交通条件、周边自然及历史文化遗存等方面来介绍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所在地概况;其次根据渡江战役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总前委进驻瑶岗的事迹来确立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的保护,保护对象由总前委旧址、机要处旧址、秘书处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旧址、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文物本体及其周围环境和其他重要史迹构成;再次经过实地调研后合理评估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第四章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保护所存问题的诊断,秉承文物真实性、完整性与延续性的保护理念,对文物本体的保存状态和残损原因进行细致科学的专项评估。此外调查了景观环境、周边建筑环境、用地现状、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构运行情况和四有工作开展情况、展示利用等面临的问题,并据此得出相应的评估。第五章保护区划管理要求与保护区划调整,根据规划原则、划分依据,在勘察的基础上,得出现有保护区划已经不适应文物建筑保护要求的结论,根据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要求调整保护区划。第六章,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保护对策,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文物本体及其他重要史迹进行分类保护,同时加强文物监测。此外,全方位解读文物本体周边的景观环境与建筑风貌、展示利用内容和方式、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管理队伍和日常工作等情况,为其量身定做,编制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规划方案。笔者希望通过对革命旧址保护规划的初步探索,能够为今后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相关研究课题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依据,旨在引起更多力量关注革命旧址的保护,使其在保护中持续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革命旧址 保护 利用 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11-13
  • 1.2.1 研究意义11-12
  • 1.2.2 研究内容12-13
  • 1.3 概念界定13-15
  • 1.4 课题研究现状15-16
  • 1.5 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国内外文化遗产研究综述18-28
  • 2.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原则18
  • 2.2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综述18-20
  • 2.2.1 探索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进程18-20
  • 2.2.2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20
  • 2.3 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综述20-24
  • 2.3.1 解读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20-22
  • 2.3.2 从保护规划编制看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22-24
  • 2.4 我国革命旧址保护现状和利用方式24-28
  • 2.4.1 我国革命旧址分布24-25
  • 2.4.2 革命旧址保护现状和利用方式25-28
  • 第三章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概况和价值评估28-39
  • 3.1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所在地概况28-30
  • 3.1.1 地理位置28-29
  • 3.1.2 地质地貌29
  • 3.1.3 水文气象特征29-30
  • 3.1.4 交通条件30
  • 3.2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的历史沿革30-31
  • 3.2.1 渡江战役的历史背景30
  • 3.2.2 总前委进驻瑶岗的事迹30-31
  • 3.3 文物本体31-34
  • 3.4 其他重要史迹34-36
  • 3.5 历史环境构成36
  • 3.6 价值评估36-39
  • 第四章 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保护所存问题的诊断39-48
  • 4.1 文物本体现状调查面临的问题39-41
  • 4.2 环境评估41-43
  • 4.2.1 景观环境评估42
  • 4.2.2 周边建筑现状评估42
  • 4.2.3 用地现状评估42-43
  • 4.3 基础设施评估43-44
  • 4.4 管理现状评估44-46
  • 4.4.1 管理机构与管理措施44-46
  • 4.4.2 评估结论46
  • 4.5 展示利用评估46-48
  • 4.5.1 展示利用现状46
  • 4.5.2 游客服务设施46
  • 4.5.3 展示利用分区46
  • 4.5.4 展示利用评估结论46-48
  • 第五章 保护区划管理要求与保护区划调整48-52
  • 5.1 规划原则48-49
  • 5.2 划分依据49
  • 5.3 区划策略49
  • 5.4 保护区划管理规定49-51
  • 5.4.1 保护范围管理要求49-50
  • 5.4.2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要求50-51
  • 5.5 保护区划调整51-52
  • 第六章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保护对策52-62
  • 6.1 文物本体保护措施52-53
  • 6.1.1 文物建筑本体保护原则52
  • 6.1.2 文物建筑本体保护措施52-53
  • 6.2 其他重要史迹保护措施53-54
  • 6.3 文物监测54
  • 6.4 环境保护规划54-56
  • 6.5 展示利用规划56-58
  • 6.5.1 展示原则56
  • 6.5.2 展示目标与要求56
  • 6.5.3 展示路线组织56-57
  • 6.5.4 展示内容与展示利用方式57
  • 6.5.5 展示利用分区57
  • 6.5.6 容量预测57-58
  • 6.6 土地利用规划58-59
  • 6.7 基础设施规划59-60
  • 6.7.1 道路交通规划59
  • 6.7.2 给排水设施59
  • 6.7.3 电力电讯设施59-60
  • 6.7.4 环卫设施60
  • 6.8 管理规划60-62
  • 6.8.1 管理策略60-61
  • 6.8.2 职工队伍61
  • 6.8.3 管理经费61
  • 6.8.4 日常管理61-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世仁;创造历史与现代谐调共存的环境——对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的基本认识[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1期

2 赵健;总体规划编制中引入“保护规划”概念的思考[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新建,朱光亚;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J];新建筑;2003年04期

4 朱光亚,方遒,雷晓鸿;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J];新建筑;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909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09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