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元代墓葬形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南方地区元代墓葬形制探析
【摘要】:南方地区的元墓根据形制可以划分为八个类别,根据不同类型墓葬的分布情况可划分为五个文化区,即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闽赣地区、云南地区、广东地区。各文化区主要继承了宋代以来的文化传统而各具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一致性的趋势,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各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相符合。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元代 墓葬形制
【分类号】:K878.8
【正文快照】: 从自然地理的范畴来说,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此线南北气候、地理环境、生业方式等方面多有不同,宋金、宋元的对峙也大都沿此线展开。蒙古人进入南方地区较晚,统治时间也较短,南方地区发现的元墓数量较北方地区少,尤少于长城以北地区,但分布仍具有一定规律,墓葬形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劲;元代新兴场典史崔彬古墓发现记[J];东南文化;1988年06期
2 吴敬;;福建宋代葬俗的考古学观察[J];福建文博;2010年04期
3 [k太初;;栻南西部的火葬墓[J];考古通讯;1955年04期
4 万斯年;;云南剑川元代火葬墓之发掘[J];考古通讯;1957年01期
5 张才俊;袁明森;;四川华阳县发现元代墓葬[J];考古通讯;1957年05期
6 匡远滢;;四川成都西郊元墓的清理[J];考古通讯;1958年03期
7 黎金;;广州沙河双燕岗发现元墓[J];考古;1960年04期
8 程应麟;彭适凡;;江西d莘⑾衷显崮筟J];考古;1964年07期
9 庄为玑;陈达生;;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J];考古;1982年03期
10 吴幼雄;;福建泉州发现的也里可温(景教)碑[J];考古;198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敬;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原召;;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瓷器的外销[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2 赵永军;李陈奇;;黑龙江金代考古述论[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3 蒋晓春;白九江;赵炳清;;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徐学琳;;元明龙泉青瓷的若干问题[J];东方博物;2007年02期
5 沈如春;;湖州镜及两宋官民铸镜业的互动[J];东方博物;2009年01期
6 詹嘉;;景德镇陶瓷作坊的文化生态景观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1期
7 赵向军;;大理喜洲弘圭山砖室墓族属初探[J];大理文化;2008年06期
8 顾苏宁;邵磊;沈利华;马涛;张建国;;南京市太新路宋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1年06期
9 薛艳芳;王纪平;;山西省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赏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李辉柄;青花瓷器的起始年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庆柱;;关于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夏春晖;;海盐文化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夏春晖;;江淮东部沿海海盐发展的历史见证——串场河[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宋蓉;;元上都遗址出土瓷器及相关问题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5 赵君尧;;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轨迹探微[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蔚;;辽墓壁画的发现与研究[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韩小囡;宋代墓葬装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易晴;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5 吴敬;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金钟淳;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黄登峰;宋代城池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8 赵永军;金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章龙;北方宋墓装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铁泰;元代崇福司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吴荪;出土元青花瓷器的形制与纹饰[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辉;三峡库区唐宋时期墓葬出土瓷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永婷;唐宋时期馒头窑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扬;宋代墓葬壁画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树国;内蒙古地区蒙元时期墓葬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许若茜;山西金墓分区分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罗丹;淮南地区宋金墓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和晓瑜;当代丽江九河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陈婷;丝路传播与蓝白之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慧;宋代“三教合一”思潮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2 吴宝琪;试析宋代育婚丧俗的成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3 杨华;论中国西南地区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兼论中国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黄炳煜;江苏泰州北宋墓出土器物[J];东南文化;1987年03期
5 许周鹣;古代江南的火葬习俗[J];东南文化;1989年02期
6 方成军;安徽隋唐至宋墓葬概述[J];东南文化;1998年04期
7 吴敬;;赣江流域宋代葬俗的考古学观察[J];东南文化;2009年02期
8 周亚乐;浙江安吉尼姑岙宋墓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4年05期
9 ;福建尤溪拥口村发现宋代壁画墓[J];东南文化;1994年05期
10 汪卫国;安徽郎溪县发现二座唐、宋时期墓葬[J];东南文化;199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蜀蕾;十国墓葬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玉坤;;浅谈汉代墓葬形制的变化[J];知识经济;2011年01期
2 吴存浩;商代墓葬形制和习俗研究[J];民俗研究;1994年04期
3 郑同修,杨爱国;山东汉代墓葬形制初论[J];华夏考古;1996年04期
4 方成军;淮河流域汉代墓葬形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陈元甫;;五代吴越王室贵族墓葬形制等级制度探析[J];东南文化;2013年04期
6 李虹;;从“制器尚象”观念看汉代墓葬形制的变化[J];求索;2010年04期
7 李搤洙;;从墓葬形制的变化考察夫余历史发展过程[J];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1期
8 吕学明;吴炎亮;;辽宁朝阳隋唐时期砖构墓葬形制及演变[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9 张从军;;从华府到洞天——东晋南朝墓葬形制解读[J];民俗研究;2010年01期
10 宋公文;论楚国墓葬形制及其同中原的区别[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李亚楠 汪平;洛阳邙山发现曹休墓,墓葬形制似曹操墓[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通讯员 汤洁邋记者 史洁;青色的香糕砖下藏着杭州最大的南宋古墓[N];杭州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陕西出土两千多年前肉制品[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耿雪;疑似北魏帝陵现身洛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束家平;倏忽的辉煌 千年的争论[N];中国文物报;2014年
6 刘庆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研究》编委;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润;史学专家齐聚安阳研讨曹操高陵[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记者 黄冠;考古是科学,不要急着为“经济戏”搭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王圣志;西汉六安王陵遗址国家应考虑原址保护[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爱丽思;中国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形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旭;西安地区东汉时期墓葬形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董永刚;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墓葬形制、壁画等几个问题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付昶;乌鲁木齐萨恩萨依墓地出土人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望林;察汗乌苏墓地察吾乎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探析[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6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3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