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近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解读——基于文物保护单位视角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东北地区近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解读——基于文物保护单位视角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工业遗产 基本特征 文化内涵 重要启示 东北地区
【摘要】:基于文物保护单位的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方法,从历史时期、空间格局、产业类型和社会属性四个维度对东北近代工业遗产进行分析。认为东北近代工业遗产的形成与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东北地区的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打上了鲜明的殖民烙印,体现了东北人民伟大的民族抗争精神和创业创新精神,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突出的普遍价值,并为东北近代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近代工业遗产 基本特征 文化内涵 重要启示 东北地区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L14AJY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ZH073)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L15BJL010)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工业遗产保护始于1960年代,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1978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在瑞典成立,标志着工业遗产保护迈上全球化合作的道路。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通过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成为全球工业遗产保护的基础性文件。2011年,国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燕;张学良主政时期的东北政体改革与现代化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福文;佟玉权;张丽;;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以大连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2 石建国;东北工业化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5期
3 孙艺年;李学桃;;张学良与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韩福文;佟玉权;;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J];经济地理;2010年01期
5 祁玉红;;张氏父子的移民政策及其影响[J];兰台世界;2015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建国;东北工业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孙鸿金;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婷;铁路与近代东北区域经济变迁(1898-1931)[D];吉林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欣;大生实业集团旧址群[N];南通日报;2010年
2 江苏南通纺织博物馆 姜平;唐闸镇近代工业遗产普查的喜与忧[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本报通讯员 张卫斌;建筑保护和环境保护须并重[N];南通日报;2013年
4 南通大学文学院历史学副教授 钱健;建议启动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申遗准备工作[N];南通日报;2009年
5 徐世鹏;保质保量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N];张掖日报;2007年
6 记者 彭磊;“汉冶萍”碑埋没百年今现身[N];湖北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936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3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