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逻辑真理是否可错问题的再探讨——兼复梅祥同志
本文选题:真理 + 逻辑真理 ; 参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摘要】: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不可错的。真理可分为科学真理和逻辑真理,前者是有关思维具体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后者是有关思维形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亦即正确思维形式的真理。由演绎逻辑系统所揭示的各种有效式(恒真式)也即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乃是客观事物某些最一般的性质和关系的正确反映。逻辑真理是不可错的。逻辑定理和逻辑真理不可混同,只有那些确实是恒真式的逻辑定理(它们是逻辑定理中的大多数)才是逻辑真理,并非是恒真式的所谓"逻辑怪论"的逻辑定理就不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是不可错的,逻辑定理是可错的。
[Abstract]:Truth is a correct reflection of objective things and their laws, and truth cannot be mistaken. Truth can be divided into scientific truth and logical truth. The former is the truth that reflects the objective thing correctly in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thinking, and the latter is the truth that the form of thinking correctly reflects the objective thing, that is, the truth of the correct thinking form. All kinds of efficient forms (permanent truth) revealed by deductive logic system are also logical truth. Logical truth is the correct reflection of some of the most general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s of objective things. Logical truth cannot be mistaken. Logic theorems and logical truths cannot be confused. Only those logical theorems, which are the majority of logic theorems, are logical truths. The logic theorem of the so-called "logic strange theory", which is not a permanent truth, is not a logical truth. Logic truth is not wrong, logic theorem is wrong.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路;;逻辑真理是可错的吗?[J];哲学研究;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洲;“元教育学”考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3期
2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马志生,敬海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嬗变: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7 刘贵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高伟;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9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10 唐涛;论荒诞的意义——对加谬《西绪福斯神话》的一种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罗翊重;;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飞;修辞立其诚[D];四川大学;2006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兆t,
本文编号:187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87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