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同一性替换规则在内涵语境中失效的诠释

发布时间:2018-05-18 05:12

  本文选题:同一性替换规则 + 内涵语境 ; 参考:《外语学刊》2007年04期


【摘要】:经典逻辑中的同一性替换规则在内涵语境中普遍失效,产生"内涵困惑"。本文围绕命题态度动词构成的内涵语境,分析并评价以弗雷格和罗素等为代表的分析性语言哲学家对"内涵困惑"的解决方案,指出"内涵困惑"的解决应该把命题态度主体的认知结构考虑在内;只有当命题态度主体对替代的两个指称表达式同一也具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时,同一性替换规则才能在内涵语境中有效。
[Abstract]:The identity replacement rule in classical logic is generally invalid in the context of connotation, resulting in "connotation confus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solutions of the analytic language philosophers, such as Frege and Russell, to the "connotation puzzles" around the connotative context of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 verb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olution of "connotation confus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 subject, and only when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 subject has the same cognition of the two reference expressions, The identity substitution rule is eff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connot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6ES04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学钧;指称与内涵语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2 胡泽洪;信念逻辑二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李红儒;试论认知意向谓词系统与视觉感知谓词[J];外语学刊;2001年03期

4 李红儒;从语句的交际结构看说话人形象[J];外语学刊;2002年04期

5 李红儒;感知命题意向谓词[J];外语学刊;2003年02期

6 左岩;命题态度动词构成的晦暗语境及其语义特点[J];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03期

7 张建军;认知悖论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年03期

8 王晓萍;论句子语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梁义民;罗素关于专名涵义的摹状词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5 高山;;自然语言中同一性语句的逻辑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6 林凡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其缺憾[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王灿;;叙事·语言·想象·建构——西方后现代主义视角中的历史及其书写[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赵永坚;;指称的哲学理论探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田华银;;论逻辑原子主义寻求确定性知识的价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10 肖娴;;逻辑的反证:同一替换原则是否“失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杜建国;;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到语境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张立娜;;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黄嘉;天疆迷航[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吕红周;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姣;从指称角度回应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永全;蒙古象棋对阵中的逻辑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梅杰吉;哲学是反对语言诱惑理智的一场战斗[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王秋生;从判断返归前判断[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李国浩;蒯因本体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王红娟;卡尔纳普意义理论[D];河北大学;2011年

10 狮力;语用预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学钧;指称与内涵语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2 李先q;;谈谈词项的内涵和外延[J];思维与智慧;1986年06期

3 倪荫林;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夏年喜;;贝叶斯主义与指称主义[J];世界哲学;2009年02期

5 朱建平;蒙塔古与扎塔内涵逻辑的一般比较[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6 张秋成;;内涵语境下替换失效问题及其解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肖娴;;逻辑的反证:同一替换原则是否“失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8 王建平;逻辑学关于语境问题的研究[J];哲学动态;1986年10期

9 翟玉章;;等词可替换性原则和模态语境——奎因和卡尔纳普之间的分歧[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10 ;语言逻辑(下)[J];思维与智慧;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聂文龙;;内涵逻辑的对象理论建构[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颜中军;弗雷格疑难与认知价值差异[D];湘潭大学;2007年

2 李博;浅析普特南指称理论[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4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904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