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先秦名学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

发布时间:2018-06-18 10:35

  本文选题: + 范畴 ; 参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摘要】:自十九世纪晚期始 ,我们已习惯将先秦的名学视为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在讨论先秦儒家的正名思想和墨家的名辩思想时 ,也总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思想去附会。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背景 ,本文试从思维的目的和方法两个方面将中国先秦名学的有关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作一比较研究 ,以期呈现出两者迥异的思维方式 ,由此质疑“‘名’是‘范畴’”的观点。
[Abstract]: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e have been accustomed to regard the name of the pre-Qin Dynasty as the logic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discus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Aristotle's concept of category is always attached to the society.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background,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pre-Qin nomenclature and Aristotle's categorical theory in terms of the purpose and method of thinking, in order to present a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between the two. Thi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idea that "name" is "category".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
【分类号】:B8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苹,刘文捷;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年05期

2 刘远;刑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杜伟;文学之本体与本质辨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4 张文超;简论孟子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管子学刊;2000年02期

5 陈凤芝;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谢红芳;从英汉习语看动物名称的隐喻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任秀玲;先秦逻辑的“应因之术”是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6期

8 任秀玲;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学科[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9 陶星洁;中西思维观对绘画文化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刘立夫,刘忠于;“有”“无”之辩与魏晋玄学的本体论问题[J];船山学刊;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德邻;;早期儒家“成人之道”的若干问题[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耿振东;;《管子》中齐人崇古管窥[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前;;“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林乐昌;;张载理观探微——兼论朱熹理气观与张载虚气观的关系问题[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5 赵晓雷;;经济思想史学科界定及研究方法的技术性要求[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瑞荣;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谭颖颖;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张谷;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6年

5 李明;“医者意也”的心理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常立果;《内经》“脏气法时”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谢艳明;诗歌的叙述模式和程式[D];河南大学;2007年

9 刘学;先秦诸子思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张冬卉;和之以天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银屏;迥异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2 杨雄;吕坤气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郭成龙;中国传统思维与现代法治建设[D];湘潭大学;2007年

4 马骁;春秋战国时期“象思维”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7年

5 曹喜博;经济合作的道德探求[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倪妮;孔子“天人合一”思想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敏光;论《老子》的“有”“无”[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陈林;论荀子之“心”的二重涵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郭晓东;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阐释[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周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复合性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涛;简述先秦哲学中的“名实”之辩[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2 陈红兵;浅析元极学与《管子》学术理论的内在联系[J];人天科学研究;1995年05期

3 陈道德;先秦诸子对名的认识的再认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谷杰;“下徵调”的名与实及相关乐律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5 洪泽湖;荀子的逻辑与直觉的统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6 姚淦铭;《论语》名字解诂[J];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02期

7 曾祥云,刘志生;名学与符号学[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彭焱,蒋华锋;狄金森的名意象[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段景莲;浅析理性思维在认识的某些问题中所造成的误区及对《辞海》的质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颜文皎;公孙龙的名实现[J];玉林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颖桃;试论“约定俗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占彩;关于“名”与“耻”词汇的中日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茜;由“道生法”到“主之术”[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5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35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