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干逻辑的研究方法
本文选题:相干逻辑 + 研究方法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摘要】:相干逻辑的形式系统组成一个逻辑家族,这些逻辑系统的共同点是:坚持演绎推理的相干性,拒斥"结论的推导未实际使用前提"的推理方式。相干系统的分类建构与可拆分,为相干推理和判定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平台。相干逻辑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证明了"相干原理"等一系列元定理,用以揭示相干蕴涵的逻辑特性和排除形形色色的"蕴涵怪论"。相干语义理论内涵丰富,而直观的信息论解释,不仅细致地描述了三元关系语义的理论背景,也为相干逻辑在信息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Abstract]:The formal systems of coherent logic form a family of logic. The common points of these logic systems are that they insist on the coherence of deductive reasoning and reject the reasoning mode that "the deduction of conclusion is not used in practice". The classification construction and separability of coherent systems provide a platform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coherent reasoning and decision problems. A series of meta-theorems, such as "coherence principle", are proved by various technical means in coherent logic to reveal the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herent implication and to eliminate all kinds of "implication theory". The theory of coherent semantics is rich in connotation, and the intuitionistic explan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not only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semantics of ternary relations in detail, but also shows a broad prospec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herent logic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子结构逻辑研究》(06JA724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相干逻辑研究》(05BZX050)
【分类号】:B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远华;曾振柄;;相干命题逻辑自然推理系统NR的自动证明[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0期
2 郭远华;;启发式方法生成命题逻辑可读证明[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12期
3 郭远华;曾振柄;;重言衍推系统的试探法自动证明[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9期
4 罗翊重;;对逻辑推理四大基础类型的反演算和非演算[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埃德温·马莱斯;;相干否定与经典否定[J];逻辑学研究;2010年01期
6 冯棉;;一类命题逻辑的一般弱框架择类语义[J];逻辑学研究;2011年02期
7 霍书全;;相干逻辑研究的当代成果和发展趋势[J];哲学动态;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翊重;;逻辑推理四大基础类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周春来;;Minimal Relevance Logics and Semantical Proof of Better Bubbling Lemma[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3 冯棉;;相干逻辑与蕴涵怪论[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郭远华;若干逻辑自动推理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宇光;维特根斯坦和哥德尔定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红;盛作国;;制约逻辑与相干逻辑比较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张清宇;试谈相干逻辑[J];哲学研究;1985年10期
3 高娟;;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的解读方法[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6期
4 吴瑾;;词汇知识深度研究方法初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勒孚作;;国内英语听力研究十年述评[J];海外英语;2011年10期
6 ;杨振宁谈科研“散面式战术”[J];中国高等教育;1984年06期
7 朱立元;美学研究的方法应当多元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栾桂娟;先于曲艺音乐研究方法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1988年03期
9 林汝;;第四讲 论文撰写中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J];湖南教育;1988年11期
10 叶海平;论精神分析学的思维方式及其局限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棉;;相干逻辑与蕴涵怪论[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2 林邦瑾;;够用的无衍系统Cm[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3 李仁和;李丽君;;三晋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4 孙世华;于洁;;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和研究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黎庶;宋洁;胡福泉;;体内诱导基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简介[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志勇;;从当代计算机的发展看什么是逻辑[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岑国桢;;品德心理研究方法:回顾与前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健平;;论相关蕴涵及其推理——法律逻辑中的蕴涵是相关蕴涵[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9 张慧君;;“民主”与科学——对我国矿权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柴夏萍;;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旷;《基于项目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研究方法》[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安玉红邋温德成;请来顾客谈需求[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马文方;不拘一格降人才[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朱军辉;关注战术研究方法的创新[N];中国国防报;2009年
6 王强;也谈“心”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7 李培林;村落进入和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巩鹏 王忠裕;科学的研究方法最重要[N];健康报;2003年
9 吴书庆;传统集邮的研究方法[N];中国集邮报;2005年
10 何志高;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N];医药经济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杨大松;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包木太;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6 钱汝平;萧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8 王鹏;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及其现代研究方法学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刘华;面向域的快速造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金鹏;史华慈毛泽东研究评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乌吉木;蒙古语青海和硕特土语的特殊词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薛彦晓;北京永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吕伟;汉正街系列研究之六 搬运工[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昱之;概念性旅游规划理论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叶洪珍;王质《诗总闻》考论[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朝格斯仁;蒙古族白纛祭祀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晓光;刘勰《文心雕龙》修辞内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8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7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