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理论的新基
本文选题:道义逻辑 + 伦理学理论 ; 参考:《学术研究》1999年11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620
【分类号】:B815-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弓肇祥;简论哲学逻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2 陈波;哲学逻辑的对象和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3 陈波;哲学逻辑的对象和意义[J];哲学研究;1987年03期
4 R.希尔庇恩 ,张清宇;关于语用、道义逻辑和模态性[J];哲学研究;1988年12期
5 陈波;道义逻辑与伦理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杨百顺;;非经典逻辑与经典逻辑比较举隅[J];思维与智慧;1989年03期
7 陈波;;哲学逻辑的兴起[J];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8 王习胜;伦理科学的逻辑[J];道德与文明;1992年05期
9 李毓英;陈波谈道义逻辑的发展概况[J];哲学动态;1992年08期
10 桂起权;次协调形式系统——矛盾中求协调的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鸿钧;;关于建构法律逻辑的思考[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2 王洪;;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系统和安德森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3 何庸;;《广义模态逻辑》值得细读[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4 邹崇理;;《逻辑学科调查报告》编写动态[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柳祥美;;对冯·莱特关于道义逻辑起源问题的探讨[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6 余俊伟;;道义逻辑中的“悖论”及道义系统的归约问题[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柳祥美;;对冯·莱特关于允许规范的独立地位问题的探讨[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8 ;硕士研究生论文摘要[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9 弓肇祥;季冠芳;;哲学逻辑的几个理论问题[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祯祥;;真性模态、道义模态和现代道义逻辑的经典系统[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熊明辉;逻辑与认知[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以方测证法”不可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胡泽洪;哲学逻辑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俊伟;弗协调逻辑应用于道义逻辑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婉玲;冯·赖特行动逻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永强;规范逻辑的法律思考[D];河南大学;2005年
3 段宏立;道义逻辑[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8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9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