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态度归属与指称型交流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二维语义学与直接指称理论研究”(编号06JC724001)成果
【分类号】:B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英语代词的前指与后指[J];外语学刊;1981年01期
2 李先昆;关于语义的指称理论[J];思维与智慧;1985年04期
3 牟博;;格雷林博士谈分析哲学的背景[J];哲学动态;1985年01期
4 邢向东;;词义褒贬新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5 朱曼殊,曹锋,张仁骏;幼儿对指示代词的理解[J];心理科学;1986年03期
6 涂纪亮;语言哲学研究新进展[J];哲学动态;1986年05期
7 周祯祥;;亚里士多德意义理论初探[J];长江论坛;1986年06期
8 张爱民;;“文革”用语的社会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9 大方;全国英美语言哲学讨论会侧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3期
10 陈文豪;;语词表达概念问题浅谈[J];思维与智慧;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文庭;;话语语义的自然推理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2 梁庆寅;;略论真值载体[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3 陈一;;关于现代汉语“广狭同词”现象的若干考察[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刘颖;;从功能角度谈称呼语[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任远;;内容外部论和指称问题[A];科学·认知·意识——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徐敏慧;;从文化身份的改变看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以《丈夫》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力锋;;一阶量词的逻辑哲学考察[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王健平;;关于语词的理解与对象的命名[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9 刘韶丹;;现代汉语社会性群体称谓的特点及功能分析[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国炎;;布依语人称代词中几种特殊的称代方式[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毛丹武;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问题[N];文艺报;2000年
2 ;“中国”古今称谓的演变及意义[N];光明日报;2002年
3 常震波;如花的图像[N];中华新闻报;2004年
4 刘为军;为“幽灵”雕刻面孔[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孙宏年;中国疆域理论的发展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方克立;何为国学[N];人民日报;2008年
7 戈莱格·莱斯特尔 墨尔本大学哲学、人类学和社会研究学院,焦兵编译,熊明辉校;《澳洲逻辑学杂志》简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指称解读:限定名词词组的外指与前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唐建军;三维关系建构下的电视传播符号意义解读[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涤非;基因与身体的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4 许宁云;汉语篇章零回指的解析与生成:一项基于语料的向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翁依琴;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曹青春;涵义与指称理论的逻辑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水野江文;“X+的+VP”结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2 苗露;专有名词作指称语的语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全明;现代网络中的语言分析[D];山西大学;2003年
4 张兴利;青少年语篇理解中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心理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素峰;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意义观”之比较[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叶慧君;英汉跨联现象的认知推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李娟;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楚芬;试析塞尔的言语行为与指称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吕进;同一性与指称理论评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蕾;所说内容:“语义或语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3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15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