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逻辑与政治思想——推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

发布时间:2018-08-20 10:32
【摘要】: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Abstract]:What logic and culture discuss is the obj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logic and culture. This conne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wholeness of culture and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logic in the elements that make up the whole cult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logic and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restriction of the whole character of culture and the demand to the logic, but also the influence of logic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e former determines that different logical traditions br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both commonality and particularity. Grasping this may help us to start a broader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studying logical science. The latter gives a factor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Paying attention to this point may help us to interpre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n provide help and reference to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ulture today. In view of this, we have published some relevant article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B81-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晴;《墨经》中的推类理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刘明明;;推类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原型(下)[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崔清田;推类: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J];中州学刊;2004年03期

4 刘明明;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研究进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邦凡;刘徽对“推类”成分的论述[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吴克峰;;易学推类逻辑的类型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吴克峰;;中国逻辑史视野下的先秦易学与名辩学[J];周易研究;2006年02期

8 刘霖;;论推类与传统类比推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吴克峰;逻辑与伦理思想——《周易》逻辑思想对古代伦理观念的影响[J];中州学刊;2003年02期

10 王克喜;过程语言与推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明;;推类的逻辑性质——基于“类同理同”观念的分析[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志铁;;“推类”的构成、本质与作用——三论“引譬、援类”[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汪奠基;;略谈中国古代“推类”与“连珠式"[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4 刘邦凡;;推类是刘徽注逻辑思路的主导推理类型[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5 汪奠基;;唯物论者荀况的逻辑思想研究[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6 张斌峰;;《中国逻辑史教程》读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7 王克喜;;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逻辑[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8 周文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推论”逻辑[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9 王克喜;;推类视角下的连珠体研究[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士昒;;也谈名辩的逻辑[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加良;中国“类”范畴的发展与演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翠;类逻辑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刘霖;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吕海荣;中国古代推类的特点[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牡琼;两汉逻辑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蕴;墨家推类学说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金伟;中国逻辑的特殊性[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峰;论陈那因明的逻辑体系[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能惠;崔清田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试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夏鹏鹏;先秦名家论辩思想探析[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93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193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