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宪执政的四个层次

发布时间:2018-04-20 04:16

  本文选题:法治国家 + 依宪执政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依宪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使命和必然要求。依宪执政的内涵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地位层面,即依宪执政既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同时也是依宪执政依法治国的保证;二是对象层面,即依宪执政不仅涉及主体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也涵盖客体即普通公民大众;三是内容层面,即主要有规范权力和保护权利两个向度;四是路径层面,即依宪执政不仅要执行宪法,而且更要依宪立法。只有全面把握依宪执政的内涵,才能深刻理解依宪执政的精髓。
[Abstract]:Ruling by the Constitution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The connotation of ruling by the constitution includes four levels: one is the status level, that is, the ruling by the constitution is the core of ruling by law,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guarantee of rul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the other is the object level. That is, governing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not only involves the main party in power, that i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ut also covers the object, that is, the ordinary citizen, the third is the content level, that is, there are two main dimensions of the normative power and the protection right, and the fourth is the path level. That is, ruling by the Constitution not only to implement the Constitution, but also to legisl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Only by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nstitutionalism can the essence of constitutionalism be deeply understood.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分类号】:D921;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海春;栾雪飞;;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宪法理念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宋海春;于泓;;依宪执政:以宪法思想的与时俱进为先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殷啸虎;;论依宪执政的内涵及其完善[J];东方法学;2008年05期

4 王磊;执政党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J];党建研究;2003年02期

5 黄晓辉;;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的改革设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馨元;依宪立法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辛世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J];领导科学;2004年23期

8 杨武松;;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历史考察[J];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9 周叶中;;党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J];理论与改革;2014年06期

10 秦前红;;依宪治国:法治的灵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琴;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概念解析及其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汪家元;关于宪法司法化的再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潘牧天;;论违宪审查程序的启动机制[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4 刘德良;我国邮政立法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孟辉;董中保;;对坚持党的民主领导和依法执政的体制性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崔旺来;王维国;闫莉娜;;文明与和谐:依法执政的政治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李勇;;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8 曾君;论党依法执政背景下的行政诉讼——从执政行为的角度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李五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东亮;;宪法诉讼比较研究——以美、德两国为中心的考察[J];研究生法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3 余华;;论提高依法执政能力[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德平;;论党的依法执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邱萍;;董必武执政法治思想初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庄汉;胡云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法治文明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7 杨亚佳;徐振增;;依法执政理念在中国的奠基——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8 付亚钦;;关于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三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袁东生;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赵建平;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肖光荣;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葛海彦;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熊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寒;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满生;论征税权的宪法控制[D];安徽大学;2010年

4 李二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昱;对我国违宪审查和宪法监督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韩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张楠楠;董必武的“群众路线”法制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钧兰;中国违宪审查制度论[D];山东大学;2011年

9 毛丽;论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生;走法治必由之路——论宪法和法律监督的制度化[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宋海春;毛泽东的立宪思想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3 殷啸虎;;论依宪执政的内涵及其完善[J];东方法学;2008年05期

4 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J];法学评论;1995年06期

5 龚祥瑞;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J];法学;1989年04期

6 葛志玉;应依法规范领导干部“下海”[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38期

7 周叶中;;关于我国宪法的若干新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8期

8 周叶中,邓联繁;宪政中国战略标志论——宪法思维基本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9 韩大元;演讲主题: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J];人民论坛;2005年07期

10 黄文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发展道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法学所 李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以谦;清除人治障碍 建设法治国家[J];长白学刊;2000年02期

2 程宗璋;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要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王金堂;论法治的内涵及法治国家的实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工厂,都泓泽;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般条件[J];学习论坛;2000年01期

5 贾敏;;民主政治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作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李步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2期

7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树立人大权威[J];人民之声;2000年01期

8 张心泉;;目前我国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10期

9 陈玉珍;;建设法治国家应德法并重同施[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5期

10 郭延军;估量法治成本与建设法治国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贵明;;论精神文明与依法治国[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熊伟;;公共财政、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A];财税法论丛(第5卷)[C];2004年

3 叶尚_g;;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晓燕;;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1年

6 高玮;;法治与科学社会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7 姜延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高军;;依法行政 构建法治政府[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9 刘铁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的法治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张淑芳;;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律建构[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薇薇;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今日信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许尚楸;权威解析三个“法治”为何要“一体建设”[N];法制日报;2013年

3 程海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光明日报;2013年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沈春耀;建设法治国家须打破“差序格局”[N];光明日报;2013年

5 本社记者 王国升;努力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6 记者 周斌;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相互融合 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N];法制日报;2013年

7 记者 刘军;四中全会是“依法治国”的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4年

8 刘太刚;法治国家的“良法”背景[N];法制日报;2003年

9 石国胜邋宋伟;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人民日报;2007年

10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 王胜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张金来;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广;试论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D];湘潭大学;2005年

2 于博;简论我国法治国家的构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泽勇;公民的涵义、地位及其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5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璐;论公民意识与法治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7 张冲;公民法治素养的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祝琳;转型时期俄罗斯法治的构建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清;试论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社会主义与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本文编号:1776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76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8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