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8-05-03 21:39

  本文选题:陈云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参考:《党的文献》2015年03期


【摘要】: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有重要贡献:他把为什么不容易做到和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作为一个专题加以深究缕析,使人们认识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做到实事求是的一个重要方法;他把能否做到实事求是这一认识论范畴的问题与领导干部是否有民主作风这一政治范畴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们认识到决策者鼓励讲、虚心听不同意见,是弄清实事、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方法;他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到党的具有根本意义的自身建设的高度,使人们认识到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是党内克服分歧、统一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陈云在各个重大历史关头对党中央要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建议,是极富远见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陈云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Abstract]:Chen Yun,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entral leadership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entra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Party's ideological line: he made a deep analysis of why and how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as a special topic, so as t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not only on top, but not on books, but only in reality and in exchange," In comparison, re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He directly link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the epistemological category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leading cadres have a democratic style of work as a political category. T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encouraging decision makers to speak and to listen to different opinions with an open mi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ke clear the facts and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he has raised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to the height of the Party's self-building, which is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T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overcome differences and unify ideas within the Party. Chen Yun's suggestion to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at every critical historical juncture is far-sighted.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study of Chen Yun's philosophy.
【分类号】:D261;D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琴;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发展与理论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S1期

2 张瑞珍 ,王淑英;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J];党史博采;2002年07期

3 ;党的思想路线内涵的拓展与提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列党课之七[J];党建;2003年07期

4 张岱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J];党建研究;2003年02期

5 郭大俊,周太山;与时俱进与党的思想路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陈仲亮,张红;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新发展——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会[J];理论学刊;2003年02期

7 徐亚荣;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统一[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1期

8 陈清平;深刻学习和理解党的思想路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8期

9 唐华;论与时俱进与党的思想路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10 朱永明;理解思想路线的新内涵 推动思想观念的新解放[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忠良;梁光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虢国华;;进一步完善的党的思想路线是我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3 肖昌进;;对新中国成立60年党的思想路线曲折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李雨生;;二次飞跃 二次巨变——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郭春梅;;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人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纪念李人林文集[C];1999年

7 周光荣;纪世增;;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是实现正确领导的首要问题[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8 张义生;;论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理论贡献[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柳菊兴;;从思想路线的高度认识政绩观[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雷云;;邓小平与党的思想路线[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赵晓芬;与时俱进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N];贵州日报;2004年

2 课题组;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把握和理论创新[N];云南日报;2003年

3 一多 经纬 笑聪 本报记者 谢松;用党的思想路线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科学发展[N];南昌日报;2009年

4 卢得志;从思想路线高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N];人民日报;2013年

5 罗文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与时俱进[N];湖南日报;2003年

6 王彦武(作者系省社科院院长);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N];河南日报;2002年

7 温浙兴 作者系中共九江县委书记;新阶段发展经济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N];九江日报;2005年

8 石清吉 李利;“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N];山西日报;2003年

9 岳守平 包振惠 陶金泉;与时俱进赋予党的思想路线新内涵[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徐光;端正思想路线 发扬求实作风[N];新乡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姚振军;拨乱反正的历史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1996年

3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惠莲;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余亚科;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与党的思想路线[D];鲁东大学;2013年

3 张晓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高晖;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实事求是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林翰;浅谈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路线的演变(1921-1935)[D];山东大学;2007年

6 欧永宁;与时俱进是党始终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冯秀清;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及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军玲;大跃进运动起源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9 袁梅;江泽民“与时俱进”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王琴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0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40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