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基本意识形态与操作性意识形态之间的合理张力
本文选题:基本意识形态 + 操作性意识形态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能否妥善处理基本意识形态与操作性意识形态的关系,保持两者之间的合理张力,关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构及其功能的发挥。在内容一结构分层的视阈中,检讨、省思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处理意识形态内核一外围关系的方法论迷误,并从战略理念、发展创新、批判应对和话语方式四大方面进行努力,以保持基本意识形态与操作性意识形态之间的合理张力,从而为战略提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功能、谋求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话语权铺平道路。
[Abstract]:Whether we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ideology and the operational ideology, maintain the reasonable tension between them, and relat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exertion of its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structure stratifi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ideology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ethodology of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periphery of ideology, and develops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concep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asonable tension between the basic ideology and the operable ideology, the critical response and the mode of discourse should be endeavoured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fun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rategically. Seeking the right of contemporary discourse of Marxism paves the wa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形势下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功能战略研究”(12BKS069)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2ZXB00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036;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侯惠勤;本刊记者;;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上)——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8期
2 戴步效;丁郁;王建平;;意识形态的层次分析与军队意识形态安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4 姜迎春;;论解放战争后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5 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3期
6 张国启;;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自洽性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11期
7 侯惠勤;;科学的经典 真理的旗帜——读《共产党宣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12期
8 郑又贤;;重读“南方谈话” 厘清四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05期
9 任平;;“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出场的根本旨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矩阵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程民治;牛顿的科学美学思想评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武月锋;王川;;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涵义、类型与研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4 杨玉成;波普尔派哲学和经济学方法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李醒民;;知识、常识和科学知识[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6 阮平南,张勇;管理理论与模式的根基——管理哲学[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朱庆育;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8 孙玉忠;科学进步的文化基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3期
9 梅其君;陈欢;;从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来看库恩的“范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10 庞正轰;物种概念的辩证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云龙;萧红;;论科学的自然增长模式——来自生态学的启示及生态学案例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学义;;科学哲学史上的反常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魏磊;;系统思维对文化软实力的整合价值[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闫永琴;焦斌龙;;从现实走向空洞——现代主流经济学现状以及对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7 齐皓;;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累积阶段——从理论革命到实证研究[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8 黄海涛;;国际关系理论评价问题浅析——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齐磊磊;张华夏;;“其它情况均同定律”不是一个悖论吗?[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2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3 崔同富;云南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段庆刚;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磊;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晶;库恩范式理论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玉然;日常生活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宿智灵;关于休厄尔《归纳科学史》编史学思想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静;波普尔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划界标准观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沙鸥;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殿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洽性[J];长江论坛;2007年03期
2 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J];党建;2013年06期
3 侯惠勤;;略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4 荣长海;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07期
5 于丹;;意识形态概念和政治功能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2期
6 程恩富;刘志昌;;要高度重视邓小平关于两个“三个有利于”重要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5期
7 任龙波;从20世纪的英语流行语看英美社会文化的变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5期
9 孙麾;;当代学术思潮的前提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10 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208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8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