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国家理论及其思想意义
[Abstract]:Engels, as one of the basic works of modern socialism, expounds the Marxist theory of state systematically in the Origin of Family, Private ownership and State. Engels pointed out that the state is not always the produ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the state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state is the most powerful, economically dominant class that, by virtue of the state, has become politically the dominant class,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state is that it is separate from the masses. Public power dissimilated from society. The national theory put forward by Engels not onl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governance of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渊;;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兴j;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J];历史教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昌uG;网络组织与国家理论的整合之可能性[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蒋超英;浅议邓小平的国家理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吴昌uG;网络组织与国家理论的整合之可能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朱华,钱陈;国家的起源、作用与演变——关于国家理论的比较分析[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仇小敏;政治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价值取向[J];学术论坛;2005年09期
6 周冰,商晨;转型期的“国家理论”模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尹奎杰,王欢;后现代语境中国家理论的困境与解脱[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刘和旺;单颖;;可信承诺与国家理论——诺思国家理论的新进展[J];统计与决策;2008年10期
9 刘新春;;列宁对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实践反思[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肖扬东;;“策略关系”国家理论:方法论、源流及主要内涵[J];哲学动态;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茂刚;付存清;;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性发展[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承叔;;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3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新玲;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江涛;恩格斯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起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张惟英;国家理论的变化[N];学习时报;2002年
4 李青宜;阶级与国家[N];学习时报;2002年
5 施新州;霍布斯的国家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D];厦门大学;2007年
2 曹军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思明;熊彼德主义竞争国家理论的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许玲;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国家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姚传健;人学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海;诺思“新古典国家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李木子;试析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辽宁大学;2011年
6 洪坤;马克思与诺思: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向春;在思辨与现实之间—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王志聪;参与式国家理论视角下M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张文龙;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梁昌俊;论《利维坦》中的国家理论和神学理论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21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2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