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青年毛泽东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述要

发布时间:2021-03-09 11:39
  新世纪以来,学者们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为主要视角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对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过程展开了研究。学术界在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时,由于切入点、评判标准等差异,在其转变完成标志、过程特点及分期等三个方面存有较大分歧,包括青年毛泽东何时、以什么为标志正式成长为一名真正马克思主义者及围绕其转变特点的"突变与渐变之辩"等问题。青年毛泽东从无到有地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在自身精神特质等诸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教育意义。 

【文章来源】:湘南学院学报. 2020,41(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思想转变的主要视角
二、思想转变的过程及其特点
    (一)完成转变的标志
        第一,“1920年底回信论”。
        第二,“新年大会论”。
        第三,“1921年1月回信论”。
        第四,“实践论”。
    (二)转变过程的特点
    (三)转变过程的分期
三、思想转变的原因和条件
    (一)时代潮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一,时代环境的影响。
        第二,湖湘文化的熏陶。
        第三,良师益友的帮助。
    (二)毛泽东自身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
四、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民学会时期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理逻辑与教育启示[J]. 杨丽.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05)
[2]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从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J]. 张宏江.  新西部. 2018(08)
[3]青年毛泽东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认同与选择[J]. 胡为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2)
[4]五四时期毛泽东之思想转变的历史透析[J]. 阿明布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近代中国实用主义思潮与青年毛泽东的心路历程[J]. 潘锦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6]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中的自我清算特征及其启示[J]. 金民卿.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3)
[7]五四时期毛泽东对多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终选择[J]. 白冰.  党的文献. 2015(06)
[8]论杨昌济伦理思想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J]. 王泽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9]毛泽东选择“主义”的三重维度[J]. 李维武.  历史研究. 2013(06)
[10]革命压倒改良——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互动关系解读之一[J]. 田中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3072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72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