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5:40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其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同时明确地指出了人类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从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依靠关系,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指明了人类要想实现发展、解放、自由的目的必须要经历的道路,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一定要在历史过程中一步步成为现实。人要想实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发展,如果脱离了社会,或是社会得不到进步,那么就谈不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求得个人发展。本人在认真研读了大量的著作文献等资料的基础上,学习消化了好的经验做法,本人经过对比研究、认真分析、阅研文献资料,并将所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第一步,从思想渊源出发,通过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产生的萌芽、初步地提出、基本成型和正式提出四个阶段来证明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不是他临时所想,突然提出的,而是马克思通过不断关注和探索人类发展进程,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同时代的优秀...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产生
    第一节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法国启蒙学派的社会历史观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三、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社会历史观
        四、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观
        五、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博士论文和《德法年鉴》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萌芽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阐述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形成
        四、《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正式提出
第二章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
        一、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与人的依赖关系
        二、商品经济形态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三、产品经济形态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特征
        一、人的依赖社会形态的特征
        二、物的依赖社会形态的特征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特征
第三章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相关问题辨析
    第一节 关于三形态与五形态的相互关系问题
        一、关于三形态与五形态的三种观点
        二、关于三形态与五形态之争的思考
    第二节 在社会发展论中“三形态”对“五形态”的创新
        一、“三形态”和“五形态”之间的联系
        二、“三形态”和“五形态”在实践观上的区别
        三、“三形态”相比“五形态”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
第四章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一、人类解放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第二节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作用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相互推动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相互促进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相互提高
        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相互加强
    第三节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梦的“灵魂”之所系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愿望是中国梦的最根本追求
        三、“现实的人”在实现中国梦中是具体的实践主体及圆梦人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终极价值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赵家祥.  观察与思考. 2015(02)
[2]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当代中国发展[J]. 黄斌.  探索. 2012(02)
[3]马克思划分社会形态的多重维度[J]. 杨文圣.  史学理论研究. 2012(01)
[4]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思想研究述评[J]. 李春江,卢俊颖.  实事求是. 2011(06)
[5]五种社会形态之我见[J]. 王海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6]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历史哲学意义[J]. 庞卓恒.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1)
[7]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第十三届“马克思学论坛”综述[J]. 李旸.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01)
[8]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J]. 季正矩.  理论视野. 2009(07)
[9]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多样性及其原因分析[J]. 刘海霞.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10)
[10]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综述[J]. 季正矩.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与中国实践[D]. 黄斌.天津师范大学 2008
[2]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D]. 赖恩明.复旦大学 2005
[3]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靳方华.天津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1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71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